我市创新完善政绩考核机制激发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02.11.2017  07:28

   严管和厚爱结合 激励和约束并重

  我市创新完善政绩考核机制激发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本报记者 周 源 本报通讯员 焦晓辉

  政绩考核,犹如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指挥棒”,只有不断完善相关评价体系和机制,才能进一步调动领导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我市不断创新完善市管领导班子政绩考核办法,统筹运用季度重点督查、年度全面考核、日常动态考察等手段,着力构建统分结合、全时覆盖、重点突出、简便务实的政绩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干部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稳中有进,在15个副省级城市位次明显前移,在东北四市始终保持领先。市管班子和干部谋事干事主观能动性不断激发,在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中的“火车头”、“发动机”作用进一步显现。

   紧盯目标任务 重点督查落实

  创造性开展季度考核

  层层传导压力,责任落实到人。我市着眼于跟踪督促重点任务落实、及时考察干部工作状态,探索创新了年度目标业绩季度考核“4+3+2”核心指标体系,强化干部考核“体检”功能。

  科学设置指标。按照重点突出、简便易行的原则,在反复研究论证基础上,确定“4+3+2”核心指标的具体内容。“4”是在县区,重点跟踪督查地区生产总值、地方级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新建亿元以上项目投资额等4项关键性指标,力求推动地区加快发展、扩大总量、提升效益。“3”是根据各地各部门的职责定位、发展重点和当期任务,每年分别确定3项重点工作,作为季度考核重要内容。“2”是结合班子成员分工,每人每年确定2项重点任务,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年度工作业绩的主要内容。

  创新方式方法。根据季度考核实际需要,探索听、看、查、谈、访、调“六字”考核法。听取市管班子主要领导工作汇报;深入基层和项目建设一线实地察看;查阅能反映工作实绩的各类基础材料;与干部和群众代表谈话;通过电话询访、一线暗访、群众随访等办法,了解核实有关业绩情况;协调发改、统计等部门,调阅相关业绩指标数据。

  注重分析研判。每次季度考核后,注重把巡视巡查、绩效督查和日常了解掌握的情况统筹综合起来,深度分析领导班子推动发展的工作思路、创新做法、突出业绩,以及领导干部的思想动态、履职成效、作风表现等情况,广泛吸纳市领导、上级有关部门、基层干部群众等各方面意见建议,搞好综合研判。

   围绕推动发展 全面综合考评

  立体化抓好年度考核

  季度考核重在跟踪督查重点工作,年度考核则要对班子整体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为更加全面、客观、科学考察班子政绩,我市着重从创新指标体系、完善考核方法两方面探索构建分类考核、多维评价、高效综合、直观简便的年度考核机制。

  创新综合考评指标体系。对于县区班子,既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共性要求,又体现不同地方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采取统分结合的方式,建立由共同指标、类别指标、特色指标构成的“三位一体”指标体系。对于市直班子,探索实施分层分类差异化考核,根据同类可比、相近相关原则,将市直部门分为经济管理、社会事业、执法监督、政务综合、党委群团5个类别,进行分类考核。

  完善考核方式方法。针对发展基础与起点不同的问题,创新主要经济指标份额变动指数和平均增长指数考核法,通过科学设计数学模型,把纵向比增速与横向比份额结合起来,做到既看发展又看基础,使考核评价更为客观、更加公平。针对潜绩与显绩难甄别的问题,实行主要领导业绩责任追踪记账考核法,建立党政主要领导重大业绩和责任记实档案,根据年度考核、重大项目跟踪考核和日常了解的情况,进行追踪记账。针对考核数据难以直接比较的问题,采用比例折算、五档折算量化计分法,对指标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把考核结果最终落实到具体分数上,使之更为直观、更有说服力。

   加强过程管理 实时动态跟踪

  精细化推进日常考核

  对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必须重在日常、抓在经常。我市不断完善日常考核管理方式,建立跟踪考察班子动态情况“四项制度”,实时、精准掌握市管班子运行状态和干部表现。

  ——领导班子分片联系制度。市委组织部相关处室根据职能分工,相对固定分类分片联系市管班子,经常深入工作一线,通过列席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近距离考察了解班子和干部情况。

  ——领导干部重要事项及时报告制度。在每年组织填报领导干部个人事项的基础上,市管班子在领导干部出现分工调整、重大疾病、家庭变化、违纪调查等情况时,要第一时间上报。截至目前,市委组织部已接收相关报告351条次,为精准评价干部积累了活素材。

  ——经常性谈心谈话制度。制定《党政领导干部谈心谈话暂行办法》,建立市委组织部领导与市管干部“双向约谈”机制,明确组织约谈干部、干部约谈部长的具体情形和操作程序。今年上半年,组织开展市管干部谈话356人次,进一步畅通了组织与干部沟通思想、交流情况的渠道。

  ——舆论信息动态分析制度。定期收集涉及市管班子工作的新闻报道,就有关做法、工作亮点、重大事项等进行梳理分析,动态掌握班子工作情况。今年年初以来,集中收集各级各类新闻资料15次,整理分析涉及市管班子的工作信息367条。

  强化结果运用 激励干事创业

  进一步提升考核成效

  考核的目的在于激励干部、推进工作,如何运用考核结果,直接影响考核成效。我市采取专题通报、组织约谈、评优奖励、选人用人等方式,突出强化激励和导向作用,切实解决“考用脱节”问题。

  专题通报情况。每次季度考核结束后,通过召开集体谈话会、印发情况通报等,及时向市管班子反馈考核结果,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查找差距、剖析原因,并对下一步改进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分类组织约谈。根据季度、年度考核结果和日常了解的情况,在综合研判基础上,分类组织市管干部谈心谈话。对于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及时给予表扬;对于能够勤勉履职、踏实工作,但工作成效不够明显的,帮助查找原因、指明方向;对于精神懈怠、作风不实、工作落实不力的,严肃提醒告诫,促进整改提升。

  定期评优奖励。每年依据年度全面考核情况,按照优秀、称职、基本称职、较差4个等次,组织对市管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等次评定,把优秀比例严格控制在15%至20%,并将评优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发放绩效奖金的重要参考。

  推进“能上能下”。出台《长春市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把政绩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重用“”和调整免职“”的重要依据。今年年初以来,根据年度考核、季度考核和日常动态考察情况,先后组织调整干部9批次、涉及297人。通过科学、有序调整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考核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在长春深入人心、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