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人 守护最美的风景线
弘扬抗战精神的“时代楷模”
——汪清县关工委主任金春燮
金春燮,朝鲜族,194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
1969年12月入伍,1974年3月退伍后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工作,先后担任乡党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2005年4月任汪清县关工委主任。
金春燮同志对党忠诚、信念坚定,退伍不褪色、退休不退岗,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对党的事业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任汪清县关工委主任10年来,金春燮同志胸怀传承历史、告慰英灵、教育后人的责任担当,克服重重困难,执着挖掘抗联英烈事迹,努力重现抗联历史遗迹,痴心传播伟大抗战精神,倾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退休领导干部的崇高价值追求,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敬爱戴,得到了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
12年爱心坚守挽救一个濒临绝望的家庭
——国网长春市城郊供电公司三道供电所所长王艳波
王艳波,197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国网长春市城郊供电公司三道供电所所长。
2003年6月,王艳波所在单位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在他繁忙工作中,发现在玉潭镇农林村山坡上有一处板房,屋内漆黑一片,不时传来女主人撕心裂肺的喊叫声,女主人在车祸中失去了左腿和半个臀部,瘫痪在床,留下神经剧痛后遗症。为不打扰邻居,户主张洪斌经村里同意在山坡上建起板房,高额医药费使这个家庭举步唯艰。6岁的孩子还需要上学,他绝望得不敢去想今后的生活。王艳波把张家情况如实汇报,单位按程序批准了帮张家解决用电难题,王艳波带队选址、架线、安装、调试、通电,默默地替张洪斌家交了电费,买药,购买生活用品,从此风雨无阻照顾这个家庭。
12年的爱心坚守,不幸的家庭迎来幸福重生。2006年,王艳波家中的房子需要维修翻新,可得知张洪斌家板房被洪水冲击坍塌,生活再度陷入困境,他放下家事,拿出4万多元积蓄帮张家建起瓦房。为了张家今后生活来源, 2011年,他为张家盖了100多平米鸡场和兔舍,提供养殖技术,寻找脱贫致富道路。在他的倡议下,成立省内供电所第一家“爱心基金会”,员工自发捐款承担张家孩子教育经费。有了王艳波无微不至的照顾,张洪斌的孩子考上了省重点高中。
6年时间搁浅个人事业发展只为帮助他人
——白城市彩虹企划中心经理吴大义
吴大义,满族,1968年6月出生,白城市彩虹企划中心经理。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他迫不及待地来到邮局为灾区寄去200元钱。当天邮局里很多人排队为灾区捐款的场面,深深感动着他。从那以后,他组织朋友、同事去电视台为烧伤病人捐过款,去医院为白血病儿童捐过款。于是,他在2009年5月创建了一个名为“白城爱心天使志愿者”的QQ群,想通过这个平台,把社会各界有爱心的朋友聚到一起,大家齐心合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的生活也从此开始忙碌了起来。
6年里,他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公益活动中,搁浅了个人事业的发展,用自我牺牲的精神,帮助和成全了无数困境中的人。2012年,为了给贫困学生筹集助学款,他策划了公益版“别针换别墅”暨“爱心义卖”活动,志愿者用100枚大号别针换回了价值近2万元的物品。2014年11月,由他策划组织的最美白城人“万人爱心榜”活动,用10000颗心形图片为白血病女孩募款120632元。2015年4月,他策划发起的为患淋巴癌男孩募捐活动,12天时间里呼吁社会捐款57.4万余元……
6年中,他把组织公益活动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在做。凡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无论是捐款捐物、做义工、下乡走访、还是组织献血,他都从自身做起。他的志愿服务时长超过8000小时,献血量超过5000毫升,并报名登记成为“中华骨髓库”中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还填写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身边人,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全身心为困难家庭妇女提供创业机会
——延边阿里郎牵手创业协会珲春分会会长吴今淑
吴今淑,女,朝鲜族,1952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延边阿里郎牵手创业协会珲春分会会长、巾帼儿童之家院长。
2000年,退休的吴今淑和丈夫回到老家敬信镇,为了帮助社会上更多的困难家庭妇女和农户,吴今淑想到小额贷款可以帮助她们创业就业。从2004年起,吴今淑与妇联合作开始帮扶创业工作。为了让村里的妇女安心创业,她在发放小额贷款时,实施连带责任制,并为他们做了担保。多年来,累计扶持160余名妇女创业,发放创业贷款200万元。
2005年,珲春市成立延边阿里朗协会珲春分会,吴今淑因其善举被推选为会长。多年来,她积极跑上,争取各项资金先后在敬信镇二道泡村、三家子村、新安街乐园社区等地建立了妇女图书室、捐赠图书10万本、1台音响、6台电脑;为三家子乡一位残疾人建造了瓦房。2009年,她还争取到妇联“巾帼信息服务站”使用权,免费设立信息公告栏,从网上收集致富信息,及时发布给村民;又与市妇联联合共同筹建家政服务中心,为社区下岗失业妇女提供就业机会。2011年至今,她还多次联系州、市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200多名贫困学生发放35万元助学奖学金,帮助他们圆了学习梦。2012年,珲春市妇联成立“巾帼儿童之家”,吴今淑主动要求担任院长,成为12名留守儿童的“妈妈”。
5次协助警方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英勇的哥
——吉林市旺达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司机陈洪伟
陈洪伟,1971年12月出生,吉林市旺达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司机,从业20年。
多年来,陈洪伟10余次组织和参与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火灾救援等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援行动,营救遇险群众120余人,5次协助警方抓捕犯罪嫌疑人和肇事逃逸人。
2007年8月12日下午13时许,吉林市江湾东路与东昌街交汇处,发生一起重大持刀行凶案件。两名持刀歹徒在对一名男子行凶,受伤男子前胸和后背多处刀伤,在逃进一辆出租车后,又被歹徒拽出打倒在地。开车路过此处的陈洪伟见此情景,立刻停车下车,冲向正在行凶的两名歹徒,大喊一声:“住手!”歹徒以为是被打人同伙来了,就顺着滨江东路方面跑去,陈洪伟紧追其后,他一边追,一边拔打电话报警。这时,一名歹徒逃进江滨公园躲了起来。陈洪伟在草丛中发现了他,冲上去与歹徒搏斗。搏斗中,陈洪伟用脚踢掉了歹徒手中的长刀,最终将歹徒制服,并将歹徒移交给赶到的警方。
为护8岁女童导致双目永久失明的女“英雄”
——长春市宽城区世龙药业有限公司员工陆晓辉
陆晓辉,女,1963年10月出生,长春市宽城区世龙药业有限公司员工。
2012年8月9日10时许,长春市宽城区世龙药业有限公司员工陆晓辉和往常一样到公司上班,大约10时许一名40岁左右的女人(张淑贤)气势汹汹的出现在陆晓辉办公室中,手里拿着一瓶紫色不明液体。此时公司负责人8岁的女儿吕雅琪正在陆晓辉办公室中玩耍,犯罪嫌疑人张淑贤拿着手中的液体直接奔向了吕雅琪,而吕雅琪并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当紫色液体泼向吕雅琪时,陆晓辉感到情况一定很危险,瓶中液体很可能是“危险品”,但她并没有因为怕伤害到自己而逃离现场,挺身而出,毫无顾忌个人安危,用自己的身驱护住吕雅琪并与犯罪嫌疑人张淑贤展开搏斗。
此时2人身体都被紫色液体灼烧的难以忍受,才知道此液体可能为“硫酸”。犯罪嫌疑人作案后迅速逃离现场,陆晓辉已经昏迷,见此情景人们迅速将陆晓辉及小女孩吕雅琪送往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陆晓辉身体因硫酸灼烧而大面积严重烧伤,导致双目永久失明,使年仅49岁的陆晓辉承受了后半生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不忘回馈社会的公司“大经理”
——松原市高鑫石油化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经理高学
高学,1948年9月出生,松原市高鑫石油化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经理。
1997年高学主动离岗创业,于2006年在宁江区雅达虹工业园区成立松原市高鑫石油化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创业初期,他与职工一起吃一起住,经历了创业的艰辛,养成了他诚实笃厚的处世性格,宁肯自己多付出,也不让客户受损失,只要对客户承诺过的,即使自已吃亏,也决不食言,以自已诚实的品德受到同行业的高度评价。
在他的带领下,企业的年产值从2006年建厂初期的200万元左右到现在的近3000万元左右,年利税从建厂初期的几万元到百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已经达到5000万元以上,现在该企业已经成为宁江区的纳税大户和就业大户。在企业做大之后,他没有忘记回馈社会,除了自己尽力帮助别人外,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光彩事业的队伍。汶川大地震时,他带领子女为灾区人民一次性捐款现金3万元。2011年,主动拿出10万元现金支持贫困乡村修建村村通公路。2015年1月得知松原市老醋厂困难职工刘清新的女儿需要做心脏手术,家里无能力支付巨额的手术费用时,高学又主动捐资1万元帮助刘清新的女儿支付手术费用。
在烈火中与死神搏斗的最美“逆行者”
——吉林市公安消防支队化肥厂中队副中队长高伟伟
高伟伟,男,1985年2月出生,吉林市公安消防支队化肥厂中队副中队长。
入伍15年,先后参加灭火抢险救援战斗2100余次,分别从火场、洪水、深井、高楼抢救群众200余人,保护国家财产价值4亿元。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
特别是在“6.26”合肥路丙烯槽车泄露、“2.15”中百商厦火灾、牤牛河水污染处置、“11.13”吉化双苯厂爆炸火灾、“7.28”永吉抗洪救灾、“5.31”萍吉工贸乙烯焦油储罐火灾、“6.28”哈达湾成达加油站油罐车火灾、“7.02”鹏程物流危化品槽罐车泄漏事故等灭火救援战斗中,他不畏艰险,顽强战斗,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时代的“白求恩大夫”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二组主任刘亚辉
刘亚辉,1967年11月出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二组主任。
他70%以上的手术均可在腹腔镜下完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微创化治疗。省内率先实施免气腹腹腔镜手术。刘亚辉不仅在腹腔镜手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传统的开刀手术方面,更是一改以往的大刀阔斧的手术模式,使开刀手术同样达到微创化治疗,既保证肿瘤的彻底根治性,又做到手术的微创化,让病人以最小的损伤,获得最大化治疗,基本做到大手术不出血、不输血。在肝胆胰外科,最具有标志性的手术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他年独立完成该种手术近40例,并做到术前不备血,术中不输血,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
完成我省年龄最小的肝切除术,22月的幼儿肝母细胞瘤;每年完成肝脏手术300余例,包括半肝切除、扩大半肝切除、肝门胆管癌根治术;个人月均完成肝胆胰脾等各种重大手术近千余例,年均3000余例,位居全省之首。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医疗援助活动中,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冲锋在前。数十次主动参加医院组织的支边和义诊工作,深入老少边穷地区免费为患者诊断疾病。被老百姓誉为“新时代的白求恩大夫”。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坚实屏障”
——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头西保护站1507巡护组组长杨海山
杨海山,1956年出生,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头西保护站1507巡护组长。
他从1974年参加工作至今,20多年一直在基层保护站工作。1997年,杨海山因工作需要被安排到工作最艰苦的瞭望台,那里没有水,冬天吃雪水,夏天接雨水吃;没有电,只能靠电瓶接手电灯炮照亮;没有路,给养运送只能是肩扛手提加步量。春秋防火期,他带领瞭望员全天候登台瞭望,不放过一丝烟雾和火情。
杨海山常年穿梭在林海之中,对长白山地理概况非常了解是有名的山里通,在每次的寻找火场过程中,无论距离多远,山情多么复杂,他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找到火场,平时积累的工作经验在防扑火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检验。区内巡护是一种枯燥乏味而又危险性极强的工作,在巡护中,他利用休息时间给大家传授经验,还给年轻人讲老一辈保护工作者的很多故事;遇到非法入去人员,他都是耐心说教、按章办事;对不服从管理的不法分子,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敢于斗争,不怕危险,敢于碰硬。他和组员一道清除了大量的违法入区人员,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火险隐患,为森林管护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确保了管区资源安全。
对待公婆温柔孝顺的“最美警花”
——四平市公安局铁东公安分局四马路派出所民警韩蕾
韩蕾,女,1977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平市公安局铁东公安分局四马路派出所户籍内勤。
韩蕾的爱人老家在外地农村,自从她和爱人结婚就和公婆还有80多岁的爷爷公公一起居住,有了孩子以后就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六口之家。结婚之初,韩蕾在巡警支队工作,当时女同志也和男民警一样站岗巡逻,她直至怀孕也没向组织上提任何的困难,仍然坚持在岗位上。为了减轻家里经济负担,婆婆在小区小市场里摆地摊,每天晚上下班以后她就到摊上帮忙,和婆婆一起忙活到很晚才收摊回家。在她怀孕四、五个月的时候,已经88岁高龄的爷爷公公突发一场重病,当时在医院抢救老人的时候,便溺物的臭气熏走了医生和同病房的病号,可她却丝毫不嫌弃地为老人擦拭着身体,挺着肚子忙碌在病房里,直至老人脱离危险。
2007年年末,由于基层工作需要,她被调到铁东公安分局派出所工作。就在刚刚调动不久,她的婆婆不慎把摔断了腿,她的爱人当时正在长春参加晋衔培训,为了不影响爱人,她将这个消息瞒下了,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婆婆,还要一边带孩子,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疲惫不堪,可她没有丝毫怨言。
数十年细心照顾四位老人的好儿媳、好女儿
——磐石市水利局退休职工宋秋英
宋秋英,女,1952年12月出生,磐石市水利局退休职工。
1996年公公突发脑梗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喂公公服药、吃饭、更换尿布,擦拭身体是她每天必做的事。瘫痪病人大便干燥排不出来,她不嫌脏,就用手一点点地往外扣。在宋秋英的细心照顾下,公公直到去世,身上都没有一块褥疮。婆婆像孩子一样吃东西没有节制,为了老人的身体健康着想,宋秋英坚持再喜欢吃也要定量,于健康有害的绝对不能吃。婆婆最喜欢宋秋英为她洗澡、剪指甲,因为她细心有耐性,从来不会弄疼她。
2005年宋秋英的母亲患上癌症,作为独生女的她把父母也接到家中,四位老人一起照顾。那时,宋秋英整天整宿的陪护母亲打针,累得头晕眼花,直不起腰,但她都咬紧牙关扛下来。她为母亲接屎接尿,擦身洗头,逗她笑,哄她开心,精心照料,使母亲同病痛顽强的抗争三年多。宋秋英的父亲是一位立过战功的革命残疾军人,患有脑血栓、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瘫痪在床,她每天坚持为父亲翻身、换尿布,防止他生褥疮。父亲白天睡觉晚上闹,她从没抱怨过。一有空闲就为父亲读报、讲笑话,努力让病中的父亲不寂寞,快乐的安度晚年。
学生心灵成长的“园丁”
——四平市六马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李晓敬
李晓敬,女,满族,197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平市六马路小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兼数学教师。
李晓敬多年来立足本职,发扬勤俭节约精神,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使节约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她在班级开展“节约金点子”活动,将听到或学到的节约小窍门搜集起来,在全班宣传推广;开设“环保节约课”,使学生们想出很多环保节约的好点子,在期末评选“节约少年”。通过这些活动,学生逐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由学生带动父母、牵动社会,助推共同节约的良好风气。
李晓敬带领学生绿化教室,先后种植各种花卉十几种。在班级阳台上利用旧水桶、垃圾箱种植盆花十几株,鼓励学生自己种植、自己照料,并拍下照片在网上交流养花心得,不仅美化环境,也带给学生更多收获。教会孩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避免盲目消费。让孩子“当一天家长”,学会理财,理解家长的辛苦,培养节俭品质。
老百姓口中的“送财神的人”
——辉南县宏科水稻科研中心主任高玉森
高玉森,1949年10月出生,水稻育种专家,辉南县宏科水稻科研中心主任。
1997年夏天,高玉森在通育124生产田里发现一株自然变异的水稻,他急忙在这株水稻上做了记号,小心翼翼观察好一阵子,才放心地离去。之后,他利用这株变异的单株水稻进行选育,培育出优质水稻品种。选育种子没有基地,他个人投资,租农民的地进行试验。春天同农民一起下地,每个环节都不松懈;秋天观察选种、记录、单割、单收、单打,品种的抗病能力、株高、分蘖最佳时机、生长时间、产量都要分别门类的做好台账,以便来年再进行试验。
高玉森坚守在育种领域里默默编织着梦想,任何艰难险阻都没有动摇他的信念。2001年夏季,他连续几天身体不适,但还是硬撑着守在试验田,高烧不退,他就拎着药瓶跌跌撞撞去田间观察。就这样,高玉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守梦想,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奋斗了20年,先后培育出了“辉粳7号”、“宏科8号”、“宏科67号”、“宏科88号”、“宏科79号”、“宏科87号”、“宏科57号”等一批省级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并在东北三省推广,总面积达到300万亩,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此期间,高玉森主持实施了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两项,国家星火计划两项,省级项目三项,被农民亲切的称为“送财神的人”。
中国吉林网记者 丁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