孪生“脑瘫”姐妹康复的“奇迹”

04.12.2014  20:34

  孪生“脑瘫”姐妹珊珊和珈珈,四年前降临人间。父亲谢金全、母亲朱灿兰无怨无悔地付出全部的爱与心血,使姐妹俩开始了新的生活。

  谢金全朱灿兰夫妻俩原籍吉林省蛟河市,2003年来延吉打工,开出租、摆地摊、打零工,什么苦活累活都做,2006年在延吉购买了一座60平方米的房子。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谢金全与朱灿兰渴望拥有一个健康可爱的孩子。但经医院诊断,朱灿兰因身体原因很难受孕,医生建议他们采取试管婴儿方式孕育子女。2010年8月,谢金全与朱灿兰夫妇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助孕,生育了一对孪生女儿珊珊和珈珈。因早产,珊珊和珈珈的总体重才2.9公斤,器官未发育成熟,自主呼吸能力弱,离开母体后就被送进医院的保温箱。两个孩子的肺活量极弱,在保温箱内多次出现呼吸骤停现象,窒息缺氧给刚出生婴儿脑组织发育造成很大的伤害。

  做试管婴儿手术、产后女儿在保温室内治疗2个月共花去16万元,谢金全与朱灿兰负债累累。珊珊和珈珈7个月大时,既不会翻身,手脚也不灵活,头部也一直抬不起来。经过医院确诊:姐妹俩都为“脑瘫”患儿。“医生告诉我们,除非‘奇迹’出现,孩子才能康复;要想出现‘奇迹’,需要父母付出百倍的精力和努力为孩子做康复训练。”从那时起,谢金全与朱灿兰带着对女儿的爱走上了艰辛之路。

  珊珊和珈珈每月仅做康复训练的费用就近2万元,为了照料女儿,朱灿兰放弃工作,养家的重担便落在了谢金全的肩上。为了多挣钱,谢金全四处揽活。他为旅行社当司机,刚刚送走一个旅游团,又奔赴机场迎接下一拨客人。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抓住一切机会工作、挣钱,让一双女儿早日康复。谢金全曾创下一个记录,一连20多天跟着旅行团没回家,等他进了家门时,黑瘦了一圈。

  为了女儿的康复费用,夫妻俩将唯一的房产抵押出去。半年后,贷款花得差不多了,夫妻俩只好忍痛让病情稍轻的妹妹珈珈停止治疗。朱灿兰从老家请来婆婆,帮助她带境况稍好的珈珈,自己则全程陪着珊珊在医院里做康复。晚上,累了一天的家人都睡下了,朱灿兰则陪着小女儿珈珈做白天在医院里“”学的康复技巧。

  为了达到最好的康复效果,朱灿兰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套简易的训练器材。她模仿医生的训练流程,一丝不苟地训练女儿站立、攀爬。手把手地教她们拿筷子吃饭、拿笔写字。有时孩子耍赖不愿意做,朱灿兰就板起脸强迫她们继续训练;有时女儿实在累了,她只好硬起心肠,常常是母女三人一起哭着把动作做完。大女儿珊珊行走时脚后跟无法着地,必须穿特殊定制的矫正鞋。为了保证模型制作精确,每次定制前,朱灿兰都要抱着女儿坚持一个姿势站立很久,还要拍摄一段行走的影像资料确保制鞋精确,一番折腾累得母女俩汗流浃背,而这种“功课”没几个月就要做一次。

  寒来暑往,转眼四个春秋过去了,谢金全与朱灿兰的坚持与付出感动了周围的人,也创造了“奇迹”。珊珊终于可以走路了,虽然不能像同龄孩子那样灵动,但至少能穿着矫正鞋独立行走。在朱灿兰的耐心指导下,珊珊还学会了画画儿、背唐诗。小女儿珈珈恢复的效果更好,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小珈珈于2013年迈进了幼儿园的大门,与正常孩子一样开始了新的生活。

  11月26日,记者见到了这对不幸的“幸运姐妹”。穿着矫正鞋的珊珊正努力地做着行走训练,一旁的珈珈活泼地在姐姐面前跑来跑去。“姐姐加油,好好练,明天我们一起去幼儿园。”看着这对天真可爱的姐妹花,朱灿兰眼里闪烁着泪花:“也许,在别人看来,我们夫妻俩付出了无尽的艰辛,但这份苦的背后也有快乐。快乐来自付出,来自无怨无悔的爱。


分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