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孩子开学却苦了家长 手抄报令人备受折磨
开学前一天,刘天泽同学在制作手抄报 新文化记者 张英男 摄
明珠小学学生28日登校 新文化记者 蒋盛松 摄
“问一下各位家长,有没有备受手抄报折磨的?”昨日下午,在 长春 一个家长群里,网友“正在绣花”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网友“附小”立即发来一个痛哭的表情说:“刚做完。”
网友“王老师”说:“现在好多家长都电脑弄完打印,不自己弄。”一时好多小伙伴都发来了赞叹的表情。
学生·痛苦派
培养能力非用这种办法吗?
手抄报,顾名思义不就是用手在大白纸上写和画吗?咋还能打印呢?“王老师”说:“我们家长都那么做,不然自己画,真心折磨死啊!”
说到折磨,今年上初三的“木头”可以说是从小就被手抄报折磨,直到现在,有手抄报的时候他还要求老妈出手相救。
木头说,小学低年级时,妈妈是心甘情愿地帮着做,到了四年级,妈妈认为这样不能锻炼孩子,老师们也一再强调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单纯”的老妈就毅然决然地看着儿子挣扎求索而置之不理。“每次都想抱着那张A3纸痛哭。”木头说。
问木头做手抄报最难的是啥?“不会画图案,只能写字来填充手抄报,导致版面设计也不美观。最难的就是:手抄报不能只有字,需要画一些图案,但不会画卡通人物。”木头说,“我都曾经为了做好手抄报特意去学过,可还是不会画卡通图案。艺术字写写还可以。”
谈起满是眼泪的手抄报,木头说:“手抄报能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能提高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使我们获取更多知识,可……太浪费时间了,而且对于我们这些不会做的,实在是个难题!培养能力不一定非用这种办法。”
学生·享受派
特意买书研习美术字的写法
新文化记者调查发现,多数男生因为手抄报都很痛苦,而普遍来讲,女生的手抄报质量要比男生高出很多。
王楠迪是东北师大附小六年级的学生,这个假期她有四张手抄报作业。和木头不同,王楠迪是非常享受做手抄报的。语文这张的主题是:“我与原著的故事”。数学手抄报有四个题目,分别是:数学无用论、数学有用论、生活中的黄金分割、商业中的百分数。英语的手抄报是围绕着英语课本上两个单元的内容来写手抄报。
“我很享受做手抄报的过程,先在A3纸上打草稿,题目写哪儿、画什么样的图案、用什么样的字体,确定好之后,用铅笔画一遍,之后再用水彩笔确定。每次完成一张手抄报,都有一种独立完成一幅作品的感觉。”王楠迪说,为了做好手抄报,她特意买书研习美术字的写法。“我现在不像小时候那么重视花边和图案,更重视内容和思想。”小姑娘自信地说。
家长·赞成派
锻炼孩子综合能力
刘继婷的女儿现小学六年级,她很支持学校留给孩子们的手抄报作业。手抄报对孩子,首先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为所有的手抄报上的内容都是需要孩子自己去查找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如果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继续延伸阅读。其次也能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统筹和构思能力。
“每个孩子的手抄报都有着他们自己明显的个性,像我女儿的手抄报经常是色彩艳丽,看着就知道是个积极、阳光的孩子。”刘继婷说。
在家长群中做了一个简单的小调查,和刘继婷持相同观点的家长还真不少。
家长·反对派
都是给家长留的
刘先生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老师那是给他留手抄报吗?明明就是给我留的。”刘先生说。刘先生是大学教师,他当然明白老师的用意和良苦用心,“可是我儿子确实没这方面的才能,而且孩子和孩子之间也在比,老师夸了哪个孩子做得好,孩子也想要做出更好的。”他说。
刘先生也想了很多方法培养儿子,现在的做法是他自己先用铅笔给儿子打好草稿,然后让儿子用水彩笔把所有内容描一遍。“我还好,是自己给儿子做,我前两天去一家复印社,那位复印社的老板告诉我,他们那里可以给学生代做手抄报,收费也不高,肯定到老师那里能评优,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啊!”
刘先生建议,手抄报应当是选做作业,而不是必做作业,“对于不适合的孩子来说,真的是在浪费时间。”他说。
教师怎么说
要依个体差异进行评判
关于家长们对手抄报的看法和争议,东北师大附小的贾老师笑着说:“手抄报没有任何错,错的是老师、家长、学生在面对这个作业时的态度。”家长为什么要帮孩子做手抄报?因为孩子做不出来。孩子做不来因为什么?不会做、做得不够好。好不好的标准谁来规定,学校和老师。
“我们还是要从学校和老师说起,对于手抄报,老师们要根据个体的差异来进行评判,但是榜样和标准应不应该有,当然应该有,但是应该是多元化,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评价的标准更应当多元。你可以画得很好,你也可以创意很好,也可以是写得很好。”贾老师说。
对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但一定是协助关系,绝对不可以越俎代庖,“家长应当先弄明白手抄报的意义,是培养和熏陶,不是完成任务。”贾老师说。
相关新闻:
我们登校啦!
“哎呀,我都想你了!”
“同桌你好像长高了。”“是吗,咱俩比比。”
2月28日,长春市黄闪闪的校车动起来了;校园苏醒了;门卫的大爷将校门口上楼的铁制楼梯扶手套上了红丝绒的套子,阔别校园两个月的小学生们叽叽喳喳地来学校了。
遗憾:爸爸、妈妈陪自己的时间太少
曲淑梅是长春市南关区明珠小学一年四班的班主任,不到8点,她便来到了学校。8点50分,同学们基本都到齐了,开始擦拭桌椅、上交寒假作业、领新书。
这些一年级的小学生就开始自动组团聊起天来了。班上40位来登校的孩子,32人觉得最遗憾的事情就是爸爸、妈妈陪自己的时间太少。“为什么我们可以放寒假,爸爸、妈妈却不放假。我们放假了,爸爸、妈妈就应该跟着一起放假。”付琪羽说。
说到遗憾的事情,五年三班的左书萍说假期里没啥遗憾的,倒是有对自己非常满意的事情。“就是和班里的同学们去了敬老院,跟那里的老人们联欢,而且还和小伙伴们走上街头宣传‘禁燃’。”个子小小的左书萍说。
这个时候,班上的韩晨站起来说:“我对自己最满意的事情是帮助妈妈做家务。我现在会洗碗、扫地、拖地。”
假期里,赵涵冰的爸爸、妈妈都要上班,她经常一个人在家,“我爸爸教我做蛋炒饭、煮面条,现在我做的已经很好吃了。”小姑娘骄傲地说。
红包:一个班级一半同学表示去了银行
寒假里还有一件大事———过年。孩子们都到收红包了吗?都是如何处理的呢?
四年级的张同学,为了保护自己的红包不被爸爸、妈妈掠夺,想了很多办法。白天在家时随身携带,晚上放到枕头底下。外出时放到爷爷、奶奶处管理。
一年四班的小豆包们无一例外地都交给了爸爸、妈妈保管,有的是要为将来上大学做储备的,还有一位小男生说是“为以后结婚买房子准备的”。
五年三班有一半的同学压岁钱存到银行了。“我今年收到了1100元的红包,500元给了我的亲弟弟,500元给了我亲戚家的妹妹,还剩下100元给妈妈买了一支口红。”一位同学说。
孩子们的处理方式五花八门,11点,登校结束的时间到了,同学们背起新书,坐上校车,回家了。
新学期,我们来了。
新文化记者 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