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多数学生微信不想加爸妈 感觉“被窥视”
当下,很多孩子和家长都有微信号,有的彼此还是微信好友。但上个月记者在长沈路某学校参加一场活动时,随机调查20名初中生,其中,仅5名学生表示“不介意和父母是微信好友”,占25%;其他15名学生都表示,“不希望和父母成为微信好友”,占75%。
为什么呢?面对记者的疑问,学生们的回答几乎完全一致:“因为不能在朋友圈里随便发言了,发言前得考虑是不是合适让家长看到”、“因为感觉被偷窥,在网上也被家长监视”。“反正我是把老爸老妈‘拉黑’了。”一名初中男生说。
“现在当个家长太难了。刚学会QQ聊天没多久,孩子又开始用微信了,真有点追不上他们的脚步。”11月23日,市民唐女士说。唐女士今年43岁,儿子上初一,她还有一个7岁大的女儿,是一名全职主妇。
为了放学能及时联系上儿子,唐女士从儿子五年级时就给他买了手机,现在已经换第三部了。“以前放学联系他主要是打电话,现在一般都用微信联系。”唐女士说,白天没事时,她也喜欢刷刷朋友圈,偶尔能看到儿子在朋友圈里发言。
“从内心说,我是不希望看到孩子白天发朋友圈的,不管是上课下课,发朋友圈的时候他肯定是没学习吧。有一次他还在晚自习时更新朋友圈。”唐女士说。
“你怎么知道是在晚自习时?”记者问。“朋友圈上有发言的时间啊,那个时间他应该正在上晚自习。”唐女士说。后来,她几次旁敲侧击地提醒过儿子,上学别玩手机。“从那以后,我就再也看不见他的状态更新了,估计是把我‘拉黑’了。”唐女士说。
记者调查了身边20位为人父母者,他们均表示愿意跟孩子加为微友并在朋友圈互动。其中有12人表示,已经和子女加为微友,但10人看不到子女在朋友圈的分享,只有2人可以看到子女在朋友圈分享。
采访中记者发现,其实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生活中不怎么发朋友圈,但为了掌握孩子在做什么,他们长期“潜伏”在自家孩子的微信好友里。对于家长们的“潜伏”和关心,孩子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