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发展 形成文化自觉——通化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集体参加“吉林省骨干督学高级研修班”学习

11.01.2016  10:15

  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年度工作安排,继续深化全省督学队伍建设,提高督学专业化水平,通化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10名骨干督学参加了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承办的“吉林省骨干督学高级研修班”。通过10天来的集中培训,大家收获颇多、深受启发、干劲倍增。   在集中学习的过程中,大家听了北京市海淀区育英学校于会祥校长所作的《课程改革,我们能为学生做什么》的专题报告。听后,被于会祥校长“在最美校园,坚持做最有价值的教育,是一件乐事”的教育情怀所感动,也被于会祥校长“学校文化,其实就是一个个发生在学校的故事”、“学校理念文化只有经过系统地研究后,才会被提炼出来,否则就是人云亦云”、“文化是无形的,教育更需要日常持之以恒的熏陶和沐浴,只有这样,才会有浸润成长的教育作用”等教育思想所折服,更被于会祥校长带领下的育英学校“2013年之前,高考重本率一直徘徊在17%—61%左右;2014年达到了76.2%;2015年达到82.18%;2016年高考重本率预计达到88%左右”的教学质量所震撼。   北京市海淀区育英学校前身为“中共中央直属育英小学”,是“马背上的摇篮”。学校1948年建校于西柏坡,后随党中央一起迁入北京。这所有着红色历史积淀的学校,如今被称为“京城最美校园”之一。育英学校的校训是“好好学习”这四个字,是毛泽东主席在1952年“六一”儿童节写给育英学校的题词。她不仅具有育英学校深深的历史印记,也具备了榜样示范作用;育英学校校风是“静静挂在枝头的桃子”,初听起来稍显突兀,与众不同,似乎和其他四词八句的校风表述不同,但细致琢磨后又似乎有很多故事在里头。一位来参观的校长看到此校风后,感慨说,“育英学校的校风是在理性思考基础上的感性表达”。在育英学校的花园里,有十二棵山楂树,五六十棵桃树、梨树,果实挂满树梢的季节,从没学生擅自去采摘,让桃子等静静地挂在那里自成风景;育英学校校园里的小型动物园,养了羊、兔子等小动物,下课后,总是有很多学生过去和小动物嬉戏玩耍;走进育英学校,思明楼、国学书院、校史馆,聚焦红色文化、弘扬传统文化这一主线尤为清晰;育英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行为规范、热爱学习、阳光大气、关心社稷、勇于担当”……   教育就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北京市海淀区育英学校的文化建设是基于学生的发展,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是校本化的改造,是为学生注入“精神之钙”,提升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育英学校注重文化传承,强化文化发展,探索文化创新,形成文化自觉,为各地中小学树立了正确的学习榜样。反思我们各学校的文化建设,尤其是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督导,感到非常惭愧。我们学校为师生提供的校园文化缺少整体的形象设计,没有很好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没有做到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没有很好植入文化建设丰富的教育元素,凸显对学生的涵养、浸润和熏染,没有很好形成规则、价值和信仰这一学校文化建设之魂。   基于此,全体督学要勇于担当,以督学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引导学校注重提升人文品味,服务校长重视积淀办学底蕴,促进师生传承优秀学校文化,不断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逐步形成文化自觉。

 

作者:张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