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贴心的“药匣子”——吉林市成金农资公司经理李成良的故事
转眼春分已过,68岁的施老汉坐在炕头上又想起了一件往事,他一边叭嗒叭嗒地抽烟一边说:“2015年的葡萄园,要是没有李成良,别说丰收赚钱了,恐怕连老底儿都得赔上。咱不能忘恩,得想法好好感谢人家。”
施家住在吉林市昌邑区河湾子镇,经营5公顷葡萄园。2015年5月中旬的一天早晨,老人走进葡萄园,突然发现所有的葡萄秧都发黄打蔫了。“当时,我不都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蹲下来瞅了好半天,感觉脑袋嗡嗡地响。”
半小时后,老人才回过神来,他心急火燎地跑回家,抄起了电话:“找李成良!”
李成良来了。经过“诊断”,他告诉老人家,这是玉米苗上喷洒的农药被风吹过来造成的,并开出了救治药方。“不到5天,葡萄秧就都缓过来了。要是治不好,那至少得损失30万元。你说,我是不是应该好好感谢他?”老人家激动地说。
2000年,李成良凭借在农业技术方面优势,创建了吉林市成金农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农资公司的经理,他穿梭于乡村的田间地头,下田查看苗情。他的足迹遍布吉林地区所有乡镇,就连九台、双阳、长岭等地的农民遇到问题也慕名找他帮忙。由于技术精湛,农民朋友亲切地称他为:农药专家、药匣子、庄稼110、病虫害克星……无论谁家的庄稼得了毛病,打个电话,约个时间,他准有回音,并且让庄稼药到病除,起死回生。
李成良平时精心钻研业务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农药的鉴别和使用方法,在省、市、县举办的农药业务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李成良干农药这行已经30多年,练就一身绝技,不管啥农药,一掂、一闻、一看便知。从1985年至今,他多次在省、市举办的农药业务比赛中获得冠军,成了地地道道的病虫害“克星”。他对农作物的各类病虫害更是了如指掌,诊治有方。他能根据农户和作物的具体情况进行农药科学配比,定制杀虫、杀菌、除草方法,提供科学的技术保障。
凭着一身的技术,李成良为广大农民排忧解难,事例不胜枚举。
有一次,舒兰市法特镇杨林村农民打电话说,他们村60多公顷大豆都出现了严重的药害,请他帮忙。李成良到现场一看,大豆苗只剩下一个叶子。分析病因后他安慰大伙,是由于前期低温,封闭除草剂用量过大,后期气温突然升高,造成大豆叶片枯死。解药害方法:先用碧护生长调节剂进行调节,等大豆新叶片长出来之后,再打叶面肥,促进快速生长。果然,按照他的方法,大豆苗很快恢复了生机,到秋天获得了好收成。
从2000年起,通过参加市县残联部门为残疾农民组织的农业知识培训,李成良开始义务为全市农民培训农药和农业病虫害方面的科学知识,一干就是15年。
每年11月到第二年的4月,都是残联、妇联等部门利用冬闲季节组织农业知识培训的时间,也都要请李成良去义务讲课。每年的这100多天里,他的足迹踏遍吉林地区所有乡镇、村屯,讲农药、讲病虫害、讲一系列的养殖种植技术。
讲课过程中,为便于广大农民遇到问题能及时咨询,他还发名片。由于人数众多,每年仅名片他就要发出去800盒。
名片发出去,电话就进来。多年来,李成良身上备用好几块手机电池,已成为习惯,为的是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
“从早晨3点到晚上11点,都有农民朋友打电话。有一年,最多一天曾接了287个咨询电话,那一年电话费花了2.6万。”李成良回忆道。
不仅如此,在与农民的接触过程中,一旦听说谁家有了困难,他还伸出援助之手。丰满区旺起镇四间村有一位农民,23岁时不慎摔伤了脊柱,落下了终生残疾,靠种植五味子维持生计。一次,这位农民听说沈阳有家医院能治疗他的病,但由于没凑够医疗费而放弃了。李成良知道后,立即赶过去送给他2000元,鼓励他积极治疗。李成良还一直资助5名困难家庭的孩子读书,并为条件不好的学校不断捐款捐物……
多年来,李成良获得了诸多的荣誉,2010年2月被授予2009年度“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吉林市先进协调工作者荣誉称号;2011年10月被吉林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授予园艺特产突出贡献奖;2014年12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网络与信息技术考试中心授予年度先进个人;2015年7月被吉林市电视台、吉林市农民专家联合会授予模范农民专家。
“其实,与农民兄弟摸爬滚打在一起,我觉得很快乐。”李成良说:“付出多少无所谓,只要农民能够增产增收,这一切就值得。”
生于黑土地,根植于农民兄弟,成就在北方沃土,这就是农药专家李成良始终不渝的黑土地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