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治莹调研养老服务业工作时强调:引导社会力量唱好“主角”

22.09.2015  09:13

姜治莹在调研养老服务业工作时强调,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创造各种所有制机构平等竞争的发展环境

引导社会力量唱好“主角

  本报讯  (记者杨宝迪)21日,市长姜治莹来到我市部分养老服务机构,实地调研养老服务工作,并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会议精神,研究和部署全市养老服务工作。姜治莹强调,要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创造各种所有制机构平等参与竞争的发展环境,引导社会力量唱好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

  二道区岭东社区“幸福里”助老之家和南关区怡康园老年公寓,是姜治莹此次调研选定的两家养老机构。两家机构虽各有特色,但一个共同点是均为民营,而且充满创新性:

  前者,是我省首家“定制性”养老服务机构,通过线上线下资源的有效整合,采取“定制式”“合同化”的服务模块,可以提供饮食、卫生、照料、家政、医疗、维修、公益等七大类、47项服务项目。目前,“幸福里”的服务覆盖二道区的东站、荣光两个街道,日均服务老人800余人次。

  后者,主要立足于失能老人的高端养老服务需求。完善的设施、标准化的管理、良好的环境,让入住这里的老人享受24小时全方位的现代化护理服务。

  姜治莹一边实地了解两个项目的运作模式、服务内容、覆盖范围等具体信息,检查防火安全、食品安全等重点工作,一边向企业负责人征求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姜治莹对两个项目的创新探索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强调“幸福里”项目“实现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具有“探索性”“方向性”,是一个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新途径。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长春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31.64万,占总人口的17.45%,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可以说,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事关千家万户的福祉,更是幸福长春建设的关键所在。

  市委、市政府对养老服务工作高度重视,自2009年以来,市政府已连续出台四个有关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文件。特别是去年6月出台的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今年5月推行的失能人员照护险,进一步提振了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信心。

  目前,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已达515家,床位35916张,每千名老人平均拥有床位27.3张。虽然距离充分满足需求尚有差距,但纵向看进步显著。

  调研中,姜治莹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关于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汇报,并征求民政、规划、老龄等部门及各城区、开发区的意见和建议。

  姜治莹说,当前养老服务业面临着新要求、新机遇,也遇到了新问题、新挑战,我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必须与之适应、随之改变。

  总的思路,就是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强化服务设施,壮大服务队伍,提升服务水平,逐步使养老服务业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特别要坚持“问题导向”,从薄弱环节入手,提高全市养老服务业整体水平:

  ——针对“机构养老在加强,但居家和社区养老仍然薄弱”的问题,要坚持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并重,实现“统筹发展”。居家养老是基础,社区养老是依托,机构养老是支撑。各地、各部门必须完成所辖区域400张床位公办养老机构任务,实现数量、规模、布局、档次、价格要与需求相适应,切实增强养老机构的社会吸引力。

  ——针对“城市养老在加强,但农村仍然薄弱”  的问题,要坚持城市、乡村并重,实现“协同发展”。要提高农民保障水平,强化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功能和老年协会作用,抓紧补齐农村养老服务这块短板。

  ——针对“政府重视程度在加强,但社会和市场投入仍然薄弱”的问题,要坚持政府、社会、市场并重,实现  “健康发展”。政府要保基本,着力保障好“三无”“五保”、低保、低收入等特殊困难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社会要唱主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志愿服务等方式,使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的提供主体。市场要调需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针对“建设水平在增强,但监管能力仍然薄弱”的问题。要坚持建设、监管并重,实现“安全发展”。做到思想重视到位、隐患排查到位、整改治理到位,为老年人安度晚年撑起一片天空。

  姜治莹最后强调,养老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都要把它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扎扎实实做好各项相关工作,切实做到组织领导、政策落实、资金投入、督导考核“四个到位”,形成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