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成绩成自主招生硬指标:长春奥数班又火了
连日来,高校自主招生简章陆续公布后,记者发现,绝大多数高校看重学生的奥赛成绩,这一次,“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不再是口头上的,而是要求考生在报名时就提供奥赛成绩单。
可是近两年,高考改革中已经相继取消了奥赛生保送资格和奥赛加分政策,而今年高校的自主招生导向是否让奥数有“卷土重来之势”?
高校自主招生看奥赛成绩
有自主招生权的试点高校,全国有90所,梳理他们今年的自主招生简章,不难发现,奥赛成绩成为绝大部分高校选择“偏才”、“怪才”的要求。
在东北师大2015年的自主招生简章中,“高中阶段在全国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中获得省赛区二等奖及以上或全国决赛三等奖及以上者”是报名条件之一;而吉林大学的5个报名条件中有3个是跟奥赛挂钩,要求学生在全国或省级奥赛中获过奖。
为何选择“偏才”“怪才”非得需要奥赛成绩?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校教授说,以往报名时有校长推荐,今年取消了校长推荐改为学生凭成绩自荐,如何在海量的自荐信息中筛选出具有潜质的学生,而且在今年如此紧迫的时间中,高校对于学生自荐的审核只能更多地依仗各级竞赛作为依据。不过,他同时也表示,“这应该是目前暂时性的做法,权宜之计”。
无竞赛成绩=无缘自招?
“看到高校的招生简章,我们班里的同学都很失望,一些成绩拔尖的同学都没有学科竞赛奖项。往年,我们学校能分到自主招生的名额,今年要自己去争取希望渺茫了。”3月22日,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在长春读高三的王同学情绪低落,按照往年,以他的学习成绩完全能够通过学校推荐,也就是校长直推的方式参加自主招生,可是今年希望落空了。
有高校招办负责人表示,如果完全靠高中学业成绩,区分度不够,很难判断出考生是否有潜质,目前来看,竞赛获奖或许是学校用来考核、学生用来证明自己的“特殊才能”的最适合方法。希望随着自主招生改革的发展,今后能有更公平和让大家都信服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