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空间较大 无须中国版QE

10.05.2015  14:24

  工具箱内的工具依旧充足,没有开展中国版QE的必要。这是央行在昨日发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传递出的信息。

  《报告》中的具体表述为:目前各类货币政策工具都有较大的空间,能够有效调节和供给流动性,无须以量化宽松的方式大幅扩张流动性水平。

  就在上月底,针对“央行试图购买新增地方债,中国版QE箭在弦上”的传闻,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央行没有必要以直接购买新发地方债的QE手段来投放基础货币,且中央银行法也规定央行不得直接向政府提供融资。

  央行在今年2月和4月两次普降存款准备金率,并额外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中国农村发展银行定向降准,但目前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依然普遍在10%以上。2月底降息后,活期存款和一年期定存的基准利率分别为0.35%和2.5%,并未遭遇一些发达经济体面临的“零利率下限约束”。

  马骏认为,央行手中有包括定向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各种流动性调节工具,足以维持合理的流动性,保持货币和信贷的平稳增长。

  除了降准、降息,央行的工具箱中还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SLF)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可供使用。

  央行在《报告》中披露,农历春节前针对现金大量投放和新股IPO 等因素对流动性形成的短期冲击,安排了28 天期以内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以弥补流动性供求缺口,并搭配使用了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春节后,考虑到外汇占款减少等因素,主要通过开展7 天期逆回购操作适量投放短期流动性,3 月末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余额为500 亿元,SLO 操作余额为0。

  面对经济下行、物价涨幅有所回落的情况,央行一季度在降息的同时共降低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30个基点至3.55%。4月份,继续下调20个基点至3.35%。

  SLF和MLF也是目前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手段。2015年1月,在前期10 省(市)试点的基础上,央行开始在全国范围推广分支行SLF操作。而为了发挥货币市场利率走廊上限的功能,央行也会适时调整利率水平。2015年春节期间,借用SLF工具,央行总行和分支机构分别向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机构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3月底SLF的余额为1700亿元。

  MLF的利率发挥着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央行在一季度累计开展了10145亿元的操作,期间3个月,利率均为3.5%,目前均未到期。

  中小机构欲从央行获得流动性,以往面临着高等级债券质押品不足问题。为此,2014年央行在广东、山东省试点了信贷质押再贷款,作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外盘活存量资产的又一渠道。具体来说,就是银行将达标企业的全部信贷资产打包建立质押品资产池,向央行申请预先备案,央行从银行备案的信贷资产池中选择适当的信贷资产,按照一定比例折扣后用于质押,给银行发放再贷款资金,注入流动性。

  今年,信贷质押再贷款试点有望在全国铺开,但马骏表示地方政府平台贷款暂不在质押品的考虑范围之内。

  欧央行自今年3 月起推出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每月资产购买规模提升至600 亿欧元,将持续至2016 年9 月或中期通胀率接近2%,预计总资产购买规模达1.1 万亿欧元。央行在《报告》中表示,量化宽松政策的长期效果还有待观察,从根本上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才是经济复苏的治本之策。

(责任编辑:唐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