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在过年
6排摆放整齐的木架子,3层满满当当80个“盖帘子”的黏豆包,有的在冒着热气,有的已冻结实,李家嫂子拿着小锤子从盖帘上敲打下冻豆包装袋……年终岁尾,记者走进长春市九台区卡伦镇东丰村李兴和家院子的时候,看到了这一幕。
“快进屋里坐,这一天忙忙活活的,屋子里也没咋收拾,见笑了。快上炕坐,咱家天天烧火蒸豆包,炕上可热乎了。”见来人了,李家嫂子放下手里的活计,快步把记者让进了里屋,“你大哥去磨苞米面了,一会就回来。”
“咱家蒸豆包用的面全是自家地里种的黏苞米磨的,又黏又甜,绿色、健康,现在城里人就认这个。”李家嫂子明显是个健谈的人,没多大工夫就把家里的“豆包发家史”交了底。
“头些年的时候,咱家冬天可没这么累。有句老话说‘苞米上垛就是年’。咱家那时候秋收一结束,苞米收回来就等着过年了。日子紧巴巴的,就别提了……”说到这里李家嫂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有一年过年的时候,我家你大哥看村东头老王家置办年货,半拉猪、整只羊、水果一箱箱的……当时就给你大哥整得脸通红。”李家嫂子说。
“你大哥回家就跟我说,今后咱也不能待着,得琢磨干点啥。生豆芽、腌酸菜都没成,走过了弯路才决定做豆包。”李家嫂子的手指向外面一排排的豆包架子。
“秋收以后,苞米赶紧送烘干塔,然后磨成面,天一冷就开始忙活。这不,你大哥说过几天要雇几个人,赶春节前多囤点货,到时候能‘卖上价’。”
当记者问到收益时,李家嫂子笑着说:“就不说一年能挣多少了,咱家从做豆包起步到现在一共5年时间,房子是去年盖的,连带家具、电器,还有后院200多平方米的库房都是挣来的。存折就不给你们看了,哈哈……”
“咱家现在一年比一年忙!以前是‘猫冬’,现在是‘忙冬’。过去苞米上垛就是年,现在苞米楼子都不用搭了,日子越过越好了,咱们天天在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