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工程将扩大到全国

10.06.2015  13:22

停止商业性采伐不会影响木材安全

  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介绍了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等方面情况。

  张建龙表示,我国将把29.66亿亩天然林资源全部保护起来,到2017年,全部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通过建设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和在国际市场取得部分木材资源,我国的木材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我国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成效显著

    张建龙介绍,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在森林、湿地、荒漠及其生态系统的修复,以及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成为全球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的一大亮点。

  一是森林资源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人工造林继续大规模推进,“十二五”期间,全国预计完成人工造林2960万公顷、森林抚育3880万公顷。森林面积和蓄积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目前森林总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蓄积总量15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3%。森林质量及生态功能得到提高,全国森林总碳储量84.27亿吨,年生态服务总价值达12.68万亿元。

  二是湿地保护不断加强。目前,我国湿地总面积536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5.58%。近十年全国湿地保护面积增加52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由30.49%提高到43.51%。另一方面,加强了湿地抢救性保护和恢复力度,通过实施重点工程、建立湿地公园等措施,近三年恢复湿地10万公顷,一批破碎化严重、人为干扰大的重要湿地正逐步恢复原貌。

  三是沙化土地逐年减少。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程度持续减轻,沙化土地治理进入了“整体遏制、局部扩大”的新阶段。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2005—2009年期间,全国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2491平方公里和1717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减少的省份增加到29个。沙区中度、重度、极重度三种类型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呈减少趋势,沙区植被盖度提高到了17.63%,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四是自然保护力度加大。我国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建设,扩大了自然保护地的规模,完善了自然保护体系。全国现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729处,其中林业自然保护区2189处,建立森林公园3100处、国际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1000多个、国家沙漠公园33个以及一批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总面积1.69亿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7.6%。这些自然保护地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精华,在保护我国自然资源及生态系统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五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得到强化。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总体上实现了稳中有升。大熊猫、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鹮五大旗舰物种野外种群数量明显增加,野生大熊猫由2000年的1100余只增加到1864只,野生朱鹮数量由1981年发现的7只发展到1000只左右,野生亚洲象增加到230多头。同时,有230多种野生动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繁育种群,人工培育野生植物1000余种。

  2017年全部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张建龙表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我国要把天然林保护工程扩大到全国,把29.66亿亩天然林资源全部保护起来。保护的标志就是天然林里不得进行商业性采伐。

  现在我国每年商业性采伐将近5000万立方米,折算成森林蓄积量约8000万立方米。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分三年实行,到2017年全部停止。这是否会影响我国的木材安全?

  张建龙说,我国的木材消费近一半要从国外进口。从长久的木材安全考虑,我国规划了2.1亿亩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现在已经实施了2000万亩,再过5到8年,可以增加9500万立方米木材供给。另外,可以通过国际市场合理合法地经营,取得一些木材资源。现在中国在国外租赁的林地已经有6亿多亩,以培育为主,培育以后适当取材,所以不用担心木材问题。

  “根据测算,天然林停止商业性采伐,每年减少5000万立方米木材供给,不会对中国的木材市场造成很大波动。”张建龙表示,“大约到2020年,我国自己能够提供55%的木材,可能还需要从国外市场进口40%以上,只要进口不超过60%,木材安全是能够保障的。

  国有林场改革最重要目标是保生态、保资源

    国有林场改革正在全面推进,如何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张建龙表示,我国有4883个国有林场,经营的面积近9亿亩。这次改革把保生态、保资源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一切的改革措施都要围绕保生态、保资源展开。具体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定性。承担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国有林场将定性为事业单位,公益一类或者公益二类。根据试点,90%以上基本都这样定性。有的国有林场已经没有林地或者林地很少了,以经营为主,也可以搞商业性林场,这个数量是很少的。

  第二,定编。国有林场现在有48万人,这次改革中,人员要精简高效,管理人员、科技人员、特殊岗位等定编20多万,不到50%。

  第三,职工收入纳入各级财政。过去国有林场完全是找米下锅,自己砍木头挣收入,甚至有的靠种点农作物、靠“工资田”养活自己。现在定在编制之内的要纳入财政。编制之外的,基本上通过生态效益补偿费、森林抚育补助资金等,以购买劳务的形式来执行,不让一个人下岗,不把一个人推向社会。

  第四,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全部入社保,解决后顾之忧。

  张建龙说,森林属于国有资源,不许卖一亩林地来解决职工的工资问题、社保问题。现在中央、省、地都建立了督查监督体系。大家的认识完全一致,我们一定要把森林保护起来,让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的十七八亿亩森林发挥生态效应。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这些国有森林。

  “这次改革既不会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也不会让国有林场职工下岗。保生态、保资源、保民生是改革的底线。”张建龙说。(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