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酱夫人”圆梦记

25.02.2015  10:27

      2月21日,大年初三,龙井市风雪交加。

      记者来到龙井市东盛涌镇,采访一位身患残疾的朝鲜族妇女——人称“大酱夫人”的朴玉兰。

      朴玉兰今年52岁,是东盛涌镇龙山村土生土长的农家妇女,因为做得一手好大酱,人称“大酱夫人”。

      采访时,正赶上“大酱夫人”召集村里的姐妹们做大酱。朴玉兰告诉记者,大酱的味道主要取决于黄豆的品质。为了保证质量,她承包土地,成立合作社,自己种植玉米和黄豆。

      朴玉兰还告诉记者,经过3年时间发酵的大酱,味道才醇正。因此,她卖的大酱都是经过3年以上发酵的。

      从农家妇女到“大酱夫人”,朴玉兰的角色转变缘于4年前的一次聚会。当时,来家做客的朋友品尝了她做的大酱都说比市场上买的好吃。于是,朴玉兰就有了做朝鲜族传统手工大酱的想法。借场地、买豆子、找工人,虽然一步一个坎,但还是在村里成立了英成大酱加工厂。而做大酱的工人,清一色都是和她一样身有残疾的朝鲜族妇女。

      金美兰说:“我虽然身有残疾,但也有了一份工作,能养活自己,能和姐妹们融洽地在一起工作,多好啊 !

      在政府的帮助下,朴玉兰的大酱厂获得3万元资金支持。由于大酱味道好、品质高,从延吉、汪清,甚至长春慕名而来买大酱的顾客络绎不绝。更重要的是,在朴玉兰的努力下,已有67名残疾人在她的大酱加工厂和农业合作社找到了工作,更找到了丢失许久的自信。

      朴玉兰对记者说:“虽然我是一名残疾人,但不能自暴自弃、凡事都依赖别人。我也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其他残疾人振作起来,帮助残疾人家属早日走出阴影,建立自信,过上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