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榆树村插秧记

01.06.2015  11:03

      田中水浅天光净,陌上泥融燕子飞。

      到了5月中旬,公主岭市南崴子镇大榆树村的稻田里,插秧便陆续开始。这里有200多公顷水田,棋盘似地被分割成几百个小地块。

      5月21日,记者穿上靴子,下到王国斌与侯玉莲夫妇承包的2公顷水田里,近距离观察传统人工插秧,体验水稻种植户的欢乐、忧虑与期盼。

      记录:插秧美景如诗画

      在偌大的水田区衬映下,在王国斌家水田里忙碌的10多个人,远远望去就是几个移动的小黑点。

      这是两伙职业的插秧小队,他们插秧进度很快,不时从一块池子移向另一块,秧田在他们身后一点一点绿起来。

      “水田绿起来可快了!”48岁的外来插秧人杜宝看到有人来看插秧就很兴奋。

      杜宝就住在邻近的长兴村,不过他5年没种自家地了。“地少,给别人种了。插秧期一过,还到长春市场上去烙饼。”和他一起来的王金海平时也在长春蒸馒头包子,干完这里的活,还要回自己家插秧。

      4位衣着鲜艳的女农民成为水田里的点缀,她们头上包着各种颜色的头巾,戴着彩色胶皮手套,把水田映得分外亮丽。

      “3点半就来了,晚上7点才收工。”“每人一天插一亩地,每亩收费220元。”杜宝一边说话,一边与站在另一边池埂的王金海一南一北放线。放完线杜宝便从池埂上下田插单行,先左脚跨出一步,在脚后倒插5棵秧,然后右脚上步,插3棵……两个单行间相距1.2米,女人们每人插3行,拉着横排弯腰前行。

      一会工夫,插下的秧苗就染绿了稻田。回看插下的秧苗,个个挺拔且直立,仿佛在喝水,在向上生长。

      体验:插秧辛苦几人知

      “种水稻很忙,从开水、扬肥、薅稻子,一直忙到老秋。”女主人侯玉莲感慨很多。虽然雇了人,但她也歇不着,在池埂上来回捡空秧盘,然后洗净收好,准备明年继续用。

      58岁的侯玉莲与丈夫共同侍弄水田。催芽,建育苗棚,用机械拌土、撒籽,一刻也不得闲。插秧前天天看着大棚,风大时,看有没有掀开的地方;天热时,要换气;天冷时,担心秧苗得病。“早上运来的苗,直到下午才找到人插秧。”有人来插秧了,侯玉莲的脸上才有了笑容。

      男主人王国斌负责管水,不时把池埂豁开进水、放水。“在田里一直耙地、扬肥、拦水,就为了尽快插上秧。

      插秧对职业插秧人来讲同样也是一种考验。杜宝说,干插秧活一般人吃不消。“插秧活不好干,插得慢挣得少,雇主还要求不能过稀。”职业插秧人在池子里低着头一路前行,只当与其他人碰头时,才站直腰说几句话。

      记者也下田帮助捡秧盘子。一下水就感觉靴子被淤泥粘得很紧,不使劲根本拔不出来,向前挣扎迈两步,不一会便气喘吁吁。从池子一边走到另一边,感觉比跑了一次长跑还累。试着插了几棵秧,深浅一直拿捏不好。早上池子里水还是很凉,因为混合了农药和化肥,皮肤很受刺激,火烧火燎的,一会儿就变红了。

      心愿:盼望机器替人工

      侯玉莲儿子王伟也怕这种池水的刺激,他捞完插秧盘后马上洗手。他现在当司机在外跑长途,这是农忙回来帮父母的。

      前几年王伟和妻子种过几年水稻,花钱买了台插秧机,但由于育苗和操作都不配套,一直没“借上力”。现在老插秧机还在他母亲家“睡觉”呢。看到父母的辛劳,王伟一直想购置大型插秧机来代替人工,也能扩大规模,那时人工插秧将成为历史。

      大榆树村引辽河水灌溉,种水稻有久远的历史,如今承包3公顷水田就胜过外出打工,这让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想回村重新种地。侯玉莲家四口人分了3.5亩地,去年收入了5万元,今年增加了承包地,有望超过6万元收益。

      下午5点半,经过一下午的劳作,插秧小队都已筋疲力尽。该吃晚饭了,杜宝他们坐在池埂上歇息。

      “今天贪多大黑,咋地也要插完了。”一个人说。

      另一个接着说:“不插完不回家。

      女主人侯玉莲说:“我就爱听这话。”说得大家都笑起来。

      准备请他们插秧的种植户也围拢过来,一边谈着插秧计划,一边谈着秧苗和水情。

      记者走出很远还能听到他们谈稻田年景的话语,眼前似乎浮现了“共说今年秋稼好、碧湖红稻鲤鱼肥”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