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景台镇大榆树村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
大榆树村位于伊通景台镇南部,距离镇区2公里,总面积22.4平方公里,伊范公路穿村而过。下辖11个村民小组,农户790户,人口2730人,其中劳动力1110人。全村共有党员50名。全村在册耕地面积526公顷,机动地面积15公顷,荒山荒坡面积180公顷。主要产业有玉米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采石业和运输业等。2012年大榆树村实现集体积累6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8755元。
清查资源,盘活资产。大榆树村在2009年以前是全镇闻名的贫困村,资产闲置、资源荒废,办公场所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村上负债62万元。2010年,村“三委”换届后,新任村支部书记下决心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他们请镇政府协调县农经局,对村上的债务债权和资源进行了全面清查。清算债务,及时控制新债发生;清理债权,想方设法追讨外欠;清查资源,查实村上的家底。对村上的资源和资产公开发包。召开发包大会,通过公平、公开竞价的方式,把村上的机动地、荒山荒坡、林地、果园和采石场进行发包。盘活了多年闲置的采石场,依法收回了多年在农民手里私自经营的小片荒和果园,开发了荒沟、荒坡,这些资源分别以短期形式分期分批发包出去,使集体每年都有收入进账。走合作经营发展之路。通过公开招商,与有实力、有资金的商人合作经营采石场,村上以石场所有权出资,其余全部资金都由合作方投资,村上只派2—3人参与石场的生产经营管理和财务监管,年度经营利润按村上8%,合作方92%的比列进行分配。两年来,村上利润分红达到十几万元。大榆树村通过这些举措,经过几年的努力,集体经济状况实现了翻天覆地的扭转,还清了全部外债,现金收入迅速增长,集体积累逐年增加。
依托优势,发展经济。大榆树村依托本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经济转型和发展。通过远教平台和外出实地考察学习,提高党员干部“带富”和农民“创富”的能力,打造“项目支书”和“项目农户”,全村年收入超过5万元的农户达到30%以上;开展科技下乡,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增加科技投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外招商引资,引进域外资金投资建厂,发展规模畜牧养殖、特色林果栽培、扩大采石生产。现在全村已有规模养殖户12户,黄牛存栏300头,猪存栏3000头,羊存栏1000只,禽存栏30000只;采石场3家,年产建筑石材30万立方米;大小规模果园80个,成龄果树4万株,年产水果200吨;发展劳务经济,组建运输队伍。为加快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榆树村牵头组建了两支运输队,一支为“一汽集团”配送轿车的运输队,一支为石场等企业发送货物的运输队。运输队现有轻重型货车45台,从业人员110人;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技术培训和现场教授等方式,加大培训种养大户等新型农民力度,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种养技能。集体作为服务媒介和服务平台,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程服务,帮助农民解决资金、技术和销售问题,以微利的服务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规范管理,推进民主。为了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大榆树村严格规范村级财务的使用和管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管和审批职能,坚持村务“一事一议”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从而使村级资金管理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管机制和“自下而上”的报批机制,杜绝了资金滥用现象的发生。在严格管好的同时,提高集体资产、资金的使用效益。坚持从长远考虑,做到细水长流,坚决杜绝寅吃卯粮的现象。村级组织制定了统一规范的村务、政务、财务公开内容,建立了公开栏、意见箱,定期以村民大会、张榜公布等形式,向农民公开村务、政务、财务,使公开面达到100%,做到了村里的事情对村民公开,由村民作主,把知事权、议事权、监事权交给群众,从制度上、机制上保证村务管理的真正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