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二胎引发大宝焦虑 专家:家长应多关注大宝
“爸爸妈妈给你生个小弟弟、小妹妹,要不要?”“不要!不要!”
类似的对话,相信最近在不少想要二胎的家庭发生过。爸爸妈妈该怎么办?“实际上,有非常多的大宝或多或少会对二宝的到来有抵触,只是未必都会做出过激的举动。”1月29日,心理咨询师孙启山表示,即将到来的二宝让大宝感到焦虑,没安全感,很普遍。要想消除这种情绪,家长要做的,就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大宝”身上。
1、听说有二宝女孩委屈地哭了
“这是一个‘双独’家庭。”孙启山说,经济条件很好。大宝是个女儿,去年刚上初一,在班级是班干部。“这对夫妻是等怀孕三四个月才跟女儿说的。”他们对女儿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妈妈给你生个小弟弟、小妹妹,要不要?”
没想到女儿反应很大:“不要!不要!”“为啥啊?”“你们是不是不爱我了?”女儿很委屈。爸爸妈妈轮番解释,女儿只是掉眼泪。过了一夜,女儿恢复了正常,只是不愿意跟他们说话。等放学回来,女儿却直接回到自己屋里,没吃晚饭。接连几天都是如此。而且,他们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说孩子不完成作业,而且在班级里经常与同学闹矛盾。夫妻俩没招了,他们想到了心理干预。
对策:别提二宝话题 多关心大宝
一见面,孙启山就放弃了“话聊”,他采取的是沙盘疗法。没与孩子见面,“这孩子用沙子摆出的模型,能感觉到孩子很焦虑,甚至是抵触很强。”孙启山说,她最初用沙子摆的模型都是刀、枪一类的,甚至还有蛇、老虎这些凶猛的动物。
孙启山告诉孩子父母,要注意在孩子面前一定不要再提与二宝有关的任何话题,并注意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让她感受到父母对她的爱。
“还在干预中。”孙启山说,目前这个女孩对父母要“二胎”已不是很抵触了。
2、10岁男孩与妈妈成了陌生人
这个家庭的大宝是个男孩,10岁,爱说、爱笑,性格开朗。这家准备要二胎,但还没提上日程。想听听大宝啥想法,妈妈随口问了一句:“给你生个妹妹,好不好?”正在旁边玩的大宝,立马静了下来,也不说啥话。“到底要还是不要啊?”大宝啥也不说,问急了,就回自己屋里。第二天放学,孩子没回家,直接去奶奶家了。此后,他不愿意回家了。见到妈妈就低头、沉默。对爸爸还能接受,但一问“生个弟弟、妹妹”之类的话,大宝也不搭理他。这让他的父母有些着急。
对策:转移注意力 改善父母和孩子关系
做心理辅导,依然是沙盘疗法。第一次,孩子在走廊是大吵大闹,把沙子扬得到处都是。他一直是他爸爸陪着来的,妈妈根本不敢照面,怕刺激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沙盘疗法,通过转移孩子注意力,逐渐改善父母与孩子间的僵化局面,目前已取得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