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

13.11.2014  16:31

本报讯(薛嘉峰)今年,大安市把畜牧业作为惠民实事来抓,畜牧产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较好成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

抓规模经营,扩张畜禽总量。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引龙头、抓大户、建小区、发展专业村”建设,突出抓好奶牛、生猪、肉鸡、肉牛、肉羊、蛋鸡和特种养殖等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扩大畜牧业总量,推进畜牧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区域特色化,加快畜牧业产业升级,实现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年以来,各乡镇围绕重点产业和区域特点,通过市场拉动、政策激励、结构调整等措施,新建改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8个,专业村屯35个。目前,

全市畜禽发展生猪77.5万头,肉牛4.3万头,奶牛7023头,肉羊99.1万只,肉马3.5万匹,狐貉108万只,家禽709.8万只。

抓科技推广,提升效益水平。继续实施畜禽良种补贴项目、安全肉猪生产技术推广项目。引进奶牛优质冻精4800剂,优质种公羊260只,设置猪人工授精站点40处,牛“冷配”站点15处,马人工授精站6处,受益农户2.4万户,改良奶(肉)牛、生猪、马、羊12.3万(头、匹、只),全市畜禽良种覆盖率达85%以上,尤其是用阿尔登种马改良的幼驹价格是普通幼驹的2-4倍。举办了配种技术员、各类养殖技术、牧业科技示范户等培训班15期,累计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发放技术手册800余册,技术光盘300张,各类宣传单1万份,走访养殖户350户,解答疑难问题1000余次。

抓疫病防控,建立免疫屏障。开展了全市动物春、秋两季集中防疫工作。坚持以“集中免疫、月月补针”的原则,切实做到“应免尽免,不留死角”,畜禽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5%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制定了《大安市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实施方案》,确定无疫区建设乡镇14个,保护区4个。强化了免疫接种和疫情监测,严防严控口蹄疫疫病。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全市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抓专项治理,确保质量安全。开展兽药、饲料专项检查5次,“瘦肉精”监测4次、畜产品抽样3次,对73家养殖企业进行了兽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纠正了11家滥用兽用抗生素行为;监测了养殖场151个,未发现有非法使用“瘦肉精”的现象;落实了规模养殖场规范使用兽药四项制度。加强了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和市场监管,对经营病害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案件依法进行处理。通过加强宣传、强化管理、规范生产等手段,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

抓重点项目,推动产业发展。争取并发放了2013年草原禁牧补助和牧户综合补贴等草原补奖项目资金,争取了2014年牧草良种补贴项目资金。草原防火站建设项目、高产优质苜蓿建设项目已批复;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菜篮子”畜产品生产项目、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正在等待省里验收;秸秆养畜示范项目、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已上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金苜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及苜蓿草种植深加工项目、吉林省吾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猪产业化项目、金安农牧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肉羊养殖项目、吉林省雨田农牧有限公司肉牛养殖项目、安广镇龙兴肉制品有限公司生猪屠宰加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