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京落幕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性的大学问

14.10.2015  15:42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一百多年来,它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道路,并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推动了各门科学的蓬勃发展。当前,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余波未消,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马克思主义正在世界范围内重新被认识、被思考,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正面临着严肃的抉择。
  
  10月11日,以“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落幕。为期两天,八个分论坛,三场高端对话,一个共识,中国汇聚了世界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强音。国内外学者围绕各个分论题,直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研究和分享中国经验,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与发展,为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展开热烈讨论与交锋,描绘了一幅理论与现实、历史与未来、全球与中国的多维画卷。
  
   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影响当今世界的重要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世界性的大学问。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它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在引领人类解放的道路上,成为影响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具有持久鲜活的生命力。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世界很多国家带来希望和光明。埃及著名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在大会主旨发言中强调:“中国、古巴和越南等国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尤其是中国的快速发展,证明了世界格局并不是只有资本主义这一种模式。”
  
  “马克思揭示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人类幸福,这种人类幸福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汤姆·洛克摩尔认为,在研究这一转变过程时,对无产阶级理论、经济危机、政治学和社会批判等机制应当进行深入考察。
  
  “马克思主义对于‘黑非洲’意义重大。”塞内加尔国家级哲学教授提艾诺·迪奥普称,二战后,马克思主义传入非洲,无异于春风扑面,给这块有着长达300多年殖民历史的土地带来了理想和希望。
  
  越南胡志明学院教授阮鹏翔也表示,在越南革命过程中,胡志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革命实践,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东方文化相结合,为越南革命创造出强大动力,指引越南革命走向光荣的胜利。
  
  目前,资本主义文明正面临深层危机和转型,罗莎·卢森堡基金会教授迈克尔·布里认为,这可能导致21世纪第三次社会主义浪潮的爆发。而第三次社会主义浪潮下的马克思主义应是全方位文明转型的反映和深化,这次文明转型将与自然、人类和社会息息相关,与个体和精神紧密相连。的确,正如法国佩里基金会会长米歇尔·马索所说,在世界上,“马克思不孤独”,马克思主义在挑战中不断向前发展。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常青之树”
  
  每一场论坛,“中国”都是一个高频词。“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是常青之树。”莫斯科国际大学教授格里高利·察格罗夫说。这是许多与会学者的共识。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教授舍甫琴科认为,社会主义是迈向共产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每个国家都应走出一条摆脱外部压迫力量的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于,它是从一开始就摒弃资本主义特性的社会主义,不遵循成熟的欧洲资本主义模式来发展,而是直接利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成果。”
  
  正是这条符合自身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刻改变了当代中国的面貌。在中共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看来,中国道路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制度体系,在经济上,建立合理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在政治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在文化、国际问题和事务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理念。尽管要实现共产主义还要更长时间,但从中国经验和世界局势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前景是乐观的。
  
  “不管西方学者和政要承认与否,中国现代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分不开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表示,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只存在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这显然是不对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以意识形态、学术形态和方法形态三种形态出现,且三者是统一的。“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四大特点。”
  
  在研讨中,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成为讨论的热点。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原主任严书翰用三个“一”和一个“三”概括其逻辑框架。三个“一”,即一条主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个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总体布局。一个“三”,就是贯穿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全过程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在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系教授何怀远看来,过去“国强必霸”的逻辑在世界盛行,而现在中国崛起倡导“合作、和平、共赢”理念,这就要求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国与国之间打破零和博弈,实现在合作中求共赢。“中国的这种诉求,与马克思主义理念是一致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建宁认为,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立足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不断实现二者创新的良性互动,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经验,也是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当前,必须站在时代前沿,体现时代维度,拓展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
  
   在回应世界之问中
  
   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如今,帝国主义、强权政治,让世界面临重重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在这种态势下,人类社会将走向何方,成为严肃的世界之问和世纪之问。
  
  在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教授迈克尔·莱博维茨看来,当今面临着“全球共同体悲剧”,它的发生是因为放任冷漠自私的逐利者尽其所能地从“共同体”中获利,以及对如何管理共同体不能达成一致,此悲剧的主要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要结束这种悲剧,必须结束马克思主义指出的资本主义的“异化”状态,将“工人有自我发展的需要”作为目标。这种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有助于环境和人类活动或人类自我的改变。
  
  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教授特伦斯·麦克唐纳则通过对爱尔兰、欧洲与全球新自由主义危机的具体分析,认为从以往的经济危机经验看,导致危机的制度条件不能成为最终解决危机的制度方法。欧洲区域的发展必须依靠团结,而不是新自由主义的规则。“摆脱危机的出路是降低市场化,对资本主义进行根本上的重组并加强监管,而更永久的方法是彻底告别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彻底摆脱资本主义困境、走向更加美好的社会形态,指出了一条通衢大道。与会学者经过深入研讨,达成了《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学者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共识》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人类走出困境、走向光明未来的指路明灯。
  
  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副教授瓦米西·瓦库拉波哈拉姆就此表示,“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少有的能解释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所有危机时刻的理论之一。”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也表示,“马克思主义从未消亡,也不可取代,虽然会陷入低潮,但总被社会需求不断唤起。”
  
  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顾海良在宣读《共识》时倡议,“面对各种误解、非议和挑战,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需要直面人类发展的尖锐问题,高扬马克思主义固有的批判精神与变革意识,把马克思主义同各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在对现实问题做出创造性回应中实现重大理论突破。”
  
  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呼唤着全世界更加严肃地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总结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波澜壮阔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史,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本质与命运,大力拓展社会主义更加光明的前景,是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共同使命。(记者 霍文琦)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