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实心眼”领导干部

13.08.2015  18:21

  作者:戴菁

  在工作中,那些只顾闷头干事,不去计较名利、评功摆好的人,往往被叫作“实心眼”。这样的人,特别是领导干部,有一个共同之处:身上具有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钉钉子”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

  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实心眼”的领导干部,就具有这样的“老实态度”。他们一旦认准了目标,就坚持到底,矢志不渝,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不在乎吃亏受累,一心一意要把认准的事情做到做好。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期间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上。当年,兰考因为缺粮导致浮肿病蔓延,焦裕禄悄悄从外地买粮食,当专案组对此展开调查时,他挺身而出说:“让百姓吃上饭,这政治错误又能错到哪里去!”“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党的优秀干部杨善洲,用二十年的奉献与执着,用7万亩的山林和数十公里的林海,兑现了他对家乡的承诺,造福了一方百姓。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一位“实心眼”的共产党员用“钉钉子”的精神对于理想信念的坚守和实践。

  正是这些“实心眼”的党员领导干部,用“钉钉子”的精神,老老实实的态度,踏踏实实为群众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事,才真正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了实处。

  然而,“实心眼”的领导干部由于把精力多放在工作中,在外人看来,他们不懂得圆滑世故,不懂得运用“潜规则”为自己、家人、亲戚朋友等谋取好处,往往被人认为是“愚人”。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世界是由愚人所造成的”。正因为有无数个“实心眼”的“愚人”脚踏实地,兢兢业业,舍得下苦力气,世界才有了今日的精彩,我们才有了走向未来更加坚实的脚步。可以说,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大批“实心眼”的领导干部,他们才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如何不让老实人吃亏,让“实心眼”的人脱颖而出,在提拔和使用上受重视,需要在用人导向上向“实心眼”的人倾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特别关注那些心系群众、埋头苦干、不拉关系、不走门子的老实人、正派人”,“使那些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在考核评价干部时要强化重德才、重实绩的考核评价导向。坚持凭实绩用干部,把那些埋头苦干、默默无闻、不事张扬的人选拔上来。以此带动更多的人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营造真抓实干、改革创业的良好氛围,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天下最成功的人,就是老实人。领导干部只有做“实心眼”的老实人,把百姓冷暖、群众疾苦放心上,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能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被群众所牢记,被历史所铭记。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