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光复路批发市场繁华不再 传统批发业门可罗雀

09.11.2015  10:13

昔日老光复路市场商户云集,人山人海   资料图片

如今萧索冷清,人气不旺  资料图片

2014年天猫“双11”网购节,一天的成交总额最终实现571.12亿元,其中仅移动端交易额就达到243亿元,物流订单2.78亿元,这样的销售数据是传统批发业所难以达到的。

就在网店和电商疯狂做活动,网友疯狂购物的同时,很少有人注意到曾经风光的传统批发业早已江河日下。

老光复路 批发市场繁华不再  商户们纷纷“逃离”转项

11月5日9时20分,张军祥站在自己的摊位上抱着双臂,木然地看着过道上稀稀两两的顾客,习惯性地说了句,“需要什么啊,进来看看?”对于顾客没有任何回应,张军祥也习惯了,他知道,这个时候还会有一点顾客,到了十一二点,光复路里所有批发市场、商厦,就会彻底冷清下来。“再也不是当初批发进货的人抢破脑袋的时候了,现在一天能有一两个进货的就不错了。”不仅张军祥家的生意这样,整个光复路批发市场,从过去的摩肩接踵,到现在生意冷清,繁华一去不复返了。

生意冷清:闲聊、喝茶、听相声

张军祥今年62岁,在光复路已经做了20多年的生意了。他经营的文具用品档口就在光复路内的一个大楼里,有三十多平方米的面积,这样的铺面在光复路的市场内,可以算是“大户”了。11月5日上午不到10点,整个一层楼,只有三两个顾客在买东西,摊主大都站在自家的摊位前聊着天,他们的谈话内容很少涉及自家或者询问别家的生意情况如何,说的都是新闻、天气、家事,对于现在的生意情况,摊主们都心照不宣地避而不谈。

“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这两年尤为严重,不怕你笑话,今天到现在了,我还没开张呢。”即便如此,张军祥还是照常整理着货架上、地上堆放的文化用品,看到水烧开了,他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儿,泡起了茶。张军祥将泡好的一杯茶放到了妻子杨秀的桌前,她正用电脑看德云社的相声视频。“没什么事干,听听相声打发时间,要不一整天在这干坐着实在无聊。过去那些年是真忙真累,从早到晚不着闲,这几年就当休息了。”

入不敷出:多家商户出租、出兑

所说的“老光复路批发市场”,是由六大商城组成,包括天元商厦(失火后停用)、庆丰大厦、东北电器城、国贸批发商城、114栋轻工批发市场以及外围个体商家集群组成。当年光复路批发市场的地位,在全国十大市场中排名第四,和北京的秀水街齐名。

据张军祥介绍,虽然现在客流量远不如从前,但是在光复路里还能看到三轮车、手推车来回穿梭。但和过去那些年的“弯腰捡钱”相比,赚的都是辛苦钱。而庆丰大厦、国贸批发商城许多楼层都变成了商户的仓库,商家招不满了。

在这个小百批发的大楼里,有四分之一的摊位上写着“出租”“出兑”的字样,“我这个‘出兑’的牌子已经挂上两个多月了,几乎没有人过问,在光复路干了20多年了,没想到最后能这样。”张军祥指了指牌匾下“出兑”两个字,无奈地摇了摇头。

“以前都说干批发最挣钱,但是投入成本也非常大,摊位费、进货成本,都是钱。”张军祥之所以要出兑自己干了20多年的摊位,并不是因为到了退休的年龄干不动了,而是每年挣的钱要比费用支出少太多了。每年的摊位费就要8万元,再加上每个月的水电、人工、税费等,每个月如果能卖出1万元的利润,才刚刚持平,但是自己和妻子的工资都没剩下。

这些年来,人工、租金等生产成本越涨越高,但是每个月卖的钱却是越来越少,张军祥和众多商户一样,每天都在赔钱。以前张军祥每天一到摊位上,就有人拎着大包小包的“进货”,抢着付钱拿东西走。“这样的好日子不会再有了。”张军祥希望自己的摊位能早一点兑出去,这样还能少赔一点钱,他总结,这个年纪可能不适合再做生意了,“思想已经跟不上了。”

其实,光复路市场的配套如仓储、物流、金融服务跟不上,已是老问题了,只是在过去生意好做的年代,这些问题并不凸显,现在供货、购物渠道越来越多,消费者、零售商也开始有了更多的选择,渐渐地,老光复路就被世人所遗忘,渐渐地“老去”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