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完成2014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工作

12.12.2014  13:14

  本网12月11日讯    记者从吉林省卫计委获悉,为推动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入开展,确保任务落实和群众受益,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近日分3个考核组对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进行了现场考核。据了解,本次考核现场随机抽查了23个县(市、区)共4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家、乡镇卫生院29家,同时抽查了29个村卫生室的落实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情况。考核中共查阅居民健康档案3800余份,电话随访970人,现场考核医务人员380人,抽查了796名儿童预防接种情况。

 

  通过本次考核发现,各地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高度重视,项目管理制度和措施进一步健全,今年着力建立了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理顺了技术指导工作职责,服务质量稳步提高。资金管理逐步规范,大部分地区能够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并按照国家和省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要求,按季度或月拨付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做好组织管理与资金管理的同时,各地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利用中央补助地方基层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提升人员服务能力。各地因地制宜,不断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业质量与执行效果。通化市二道江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全区百姓,实施了“四化三覆盖”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抚松县松江河镇卫生院自筹资金投资20万元,结合老年人体检工作自建了健康小屋,配备了自助体检设备,提高了老年人体检工作的吸引力;长春市强化健康档案迁移工作,进行人性化管理,实现了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包括纸质和电子档案)随居民同步迁移;梅河口市延伸服务,明确村医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制定了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真正下沉到村卫生室。

 

  通过考核也发现一些问题与困难。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地开展不平衡,二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量大而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三是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还比较落后,四是个别地区预拨资金不及时,五是项目执业仍然存在服务不规范、不注重实效等问题。    (记者/李丹  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