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强化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17.10.2018  12:21

  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工程,是深化人社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事关人民群众福祉,是民生事业的重要体现。2018年以来,四平市人社局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硬件设施建设,加大基层服务平台的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力度,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为就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

  四平市人社局高度重视就业信息化建设,成立了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市人社局分管就业工作领导任组长,市人社局分管信息工作领导、市就业局局长、市人才中心主任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人员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就业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调度工作进展情况,交流讨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商定解决办法,多次组织人员到省内、省外学习调研,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为快速推进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将就业信息化建设纳入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年底统一进行绩效考核。2017年,市人社局投入就业信息化建设资金175万元,率先完成市直设备更新换代,对没能完成任务的县(市),在年度政府绩效考核通报中点名通报。2018年各县(市)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入141万元,全部完成设备更新换代。全市共补充计算机及高拍仪248套,证件打印机175台,确保信息系统启动应用硬件设备到位。

  二、开展调研,发现问题,下基层指导补齐信息化短板

  年初,我们开展了就业信息化建设基础工作调查摸底,共走访调研7个县(市、区)和36个街乡镇、社区(行政村)。经过详实的调查了解,发现当前制约就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些问题。例如,原“劳动99三版”管理系统中的有效数据量低,计算机设备陈旧老化,工作人员文化素质偏低、老龄化现象严重等。

  针对上述问题,四平市就业局指派专业人员到基层平台现场服务,解决了一些问题。一是市直对基层开展了业务及信息化点对点服务+指导工作。市区内服务进街道(乡镇)、社区100余个,调试更新换代设备107台,迁移旧系统102套,为街道社区发现解决各类信息化故障和系统维护107个次,点对点、手把手讲解培训102人次。二是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向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议,通过现有人员调剂,解决近期信息系统启动人员短缺问题,远期建议设置社工岗位,招录聘用一批大学生,真正解决系统经办和维护人员短缺问题。三是将市人社局做法推广到各县(市)。按照市人社局上述工作做法,要求各县(市)结合实际下基层指导服务,实际效果很好,非常受基层工作人员的欢迎。

  三、强化数据采集与业务培训,为推动信息化建设夯实基础

   一是完善基础数据库。 市人社局先后召开两次数据迁移会,按照省就业局要求,稳步推进历史数据的核查、清洗和迁移,对不符合规范、重复等无效信息进行筛查,模板数据的比对及修改量达到94万余条次,已经整理出人员、单位、就业失业、各项补贴、公益性岗位等系统有效数据38万余条,并传输至省里,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数据迁移力度,争取在系统应用前,上传更多的有效数据,并将在系统应用中,不断完善就业相关数据。此外,与市医保局签署了数据交换使用协议书,完成城区参保信息共享交换41万条。协调工商局、社保局、税务局等部门对接拓展相关数据共享应用。

   二是积极开展培训。 共培训各级信息化人员260余人次。年初,采取“一对一培训 + 演练”的模式,先行对市人社局机关开展全员信息化培训工作,培训人员62余人次。4月至6月,培训基层工作人员102人次。7月,省就业局在我市举办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内外网联调测试培训班,我们在较短时间内搭建起符合测试要求的硬件环境,并组织基层人员参加培训96人次。通过培训,基层平台工作人员收获很大,省就业局组织软件开发公司人员现场授课,学员分组讨论,利用提前准备的业务经办资料上机操作,遇到问题及时进行现场答疑,培训后进行实操考试,后台直接打分结业,极大提高了基层人员的应用系统能力,也为后续培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此外,我们与省就业局综合信息处、联通和银海等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强化沟通咨询,不断提升市直的培训能力。

   三是建立四级信息通道。 与联通、电信、移动运营商合作,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网铺设到市、县、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等相关业务部门,实现全方位信息互联互通,为就业系统全面信息化奠定基础。

  四、加强就业便民、惠民服务,努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应用

  按照市政府“只跑一次”的工作要求,市人社局按照新标准、新要求,对就业服务所有业务流程进行了再梳理、再优化。现已完成市直两区权力下放工作,将社保补贴发放认证、《就业创业登记证》办理等多项业务下沉至社区平台,由原来4级审核简化为2级审核。就业服务事项全部进入政务大厅,通过信息化手段,规范业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延伸就业便民服务功能,拓展惠民服务领域,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整体形象。下一步系统启动后,我们将推行就业业务网上办理,单位和个人均可在网上及手机移动终端进行各类就业信息查询及业务申报,逐步实现就业系统数据全市实时共享,实现“一点登录,全市求职”。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

  五、“六个化”提升水平,力促平台建设新发展

  一是服务载体网络化。全面打造直达到村更为优质的五级人社公共服务平台架构。二是服务功能标准化。努力推进实现人社功能全覆盖,合理划分不同层级平台应承担的职责。三是服务手段信息化。致力把基层平台打造成“智慧人社”的终端。四是工作队伍专业化。加快实现基层平台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双提升。五是管理方式一体化。着力促进条线分割向综合管理模式转变。六是保障机制长效化。重点建立基层平台建设的正常投入机制。

  基层平台已经成为人社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平台和宣传政策的重要窗口,服务功能涵盖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各项人社公共服务,涉及千家万户,也是利民惠民工程,小平台彰显大作为,四平市基层平台随着就业信息化管理的提升和业务规范化管理,将逐步提高群众对基层人社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四平市人社局 付宝辉)

通化市倾力打造高质量就业示范行政村
  近几年来,通化市将高质量就业示范行政村建设作为“就业服务提升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转移就业”为目标,多措并举,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新途径。截至8月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