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的修订体现了哪些理念
□ 亚轩 |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市少数民族常住人口已达1773万人。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也已超过3000万,因而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总量已超过4773万人。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文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作为民族事务领域重要的行政法规,它的修订体现了这样一些基本理念: 一是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法治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24条新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已经加入的《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相关条款,也都再次重申对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保护。虽然国际法上的少数人概念与国内的少数民族有一定差别,但相关规定对我国少数民族权利保障具有借鉴意义。《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的修订就贯彻这样的理念。当前城市少数民族社会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为少数民族提供公共服务,规范少数民族成员的行为,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变化最核心的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治理方式多元化。一些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可以为城市治理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在实践中,也有很多有效的治理方式值得推广。内地一些城市从新疆等地调聘懂民族语言、熟悉民族情况的公职人员参与到本市的社会治理,就是希望通过他们的语言及文化优势,更好地为当地新疆籍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推进社会治理的民主化、科学化。 三是保持和促进城市的文化多样性。 文化平等是民族平等的重要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多年来,少数民族群众为其所在城市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的修订,宗旨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相尊重并欣赏各民族的文化恰恰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城市的文化多样性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四是依法处理民族事务。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同理,法律保护也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的修订,恰恰体现了在民族事务领域的法治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