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农民工的“城”与“乡”
“今年是我们第一次开车回家。”农历腊月二十六,翟喜娟夫妇开启了回乡之旅。
两人从四川巴中来北京务工10余年,2015年终于买上了一辆吉利。一路高速,他们16个小时就能到家。
2月4日,100多名贵州籍优秀外来务工者在福州长乐机场搭乘福航FU6511包机航班,踏上飞往贵州贵阳的返乡旅程。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30多年来,春运大军从1亿人次增长到今年的29.1亿人次,中国农民工数量增长到3亿多人。作为春运中最大的群体,农民工的迁徙折射出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和城镇化带来的社会之变。
“大迁徙”背后的地区差距
农历正月初八,翟喜娟夫妇又将回到北京。尽管巴中老家的生活环境更加安逸,但翟喜娟仍打算在北京再打拼两年。夫妇俩每月总收入超过6000元,除去地下室的月租金800元,每月能存下4000多元。相比老家的收入水平,这样的收入是可观的。
从2015年的统计数据看,上海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52962元和23205元,北京为52859元和20569元,而中西部地区与之差距较大——四川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6205元和10247元,甘肃的这一组数据为23000元和6900元。
正是地区、城乡间的巨大差距,让人口迁徙成为必然。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四川外出人口达2091.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6%。
从农民工迁入地看,虽然流入北上广人口的增幅正在收窄,但一线大城市依然最热门。根据陌陌数据,今年春运出发省份前10位分别是: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北京市、山东省、上海市、四川省、福建省、云南省、河南省。作为大规模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区,加之以往迁徙的路径依赖,珠三角依然是对务工人员最有吸引力的地区。
钟摆式生活的“半城镇化”
“城里有家,乡下有老家”——这是很多进城务工人员的梦想。“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3个百分点,每年城镇人口增加2000万人。
一间10余平方米的地下室,月租金达800元,相比翟喜娟一个月3000多元的收入,是一笔不小的开销。2015年,北京商品房成交均价接近3万元/平方米。“在北京买房,我不敢想。”翟喜娟说。
数据显示,全国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2011年为2049元,2012年末为2290元,2013年为2609元,2014年为2864元,尽管呈逐年增长态势,但城市里房租、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压力仍让务工人员感到城与乡之间的鸿沟。
(责任编辑:贾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