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坛绿叶 大音希声 怀念名人呈平先生
今年5月26日是吉林市被命名为中国书法城4周年的日子。回想起“申报中国书法城”的日子,回望30余年吉林市书法事业的复兴与繁荣,感受到老一代书法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故去的书法家中,除赵玉振、那致中、金意庵、刘廼中以及李林、窦黎明等外,还有一个人是不能忘记的,他就是已故吉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呈平先生。
今年5月26日是吉林市被命名为中国书法城4周年的日子。回想起“申报中国书法城”的日子,回望30余年吉林市书法事业的复兴与繁荣,感受到老一代书法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故去的书法家中,除赵玉振、那致中、金意庵、刘廼中以及李林、窦黎明等外,还有一个人是不能忘记的,他就是已故吉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呈平先生。
我知道呈平老师的名字比较早,上小学时常听宋辛程老师提起他。1970年左右,吉林市博物馆举办一个美术展览,呈平老师的一幅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画名记不住了,画面上是龙潭山放鹿的场面。几只毛茸茸的梅花鹿雀跃在山坡上,活泼可爱,用绛红色胡椒点点出的树叶颇见功夫,我在家里反复“背临”了多遍。1973年,吉林市搞了一次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由市群众艺术馆承办(当时称吉林市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他们委托船营区文化馆找一个青少年学生用毛笔字抄写前言。船营区文化馆的吴吉人老师找到我,还给我拿了两张宣纸。这是我第一次使用宣纸,格外珍视,认认真真地抄写了两遍。吴吉人老师领我去市群众艺术馆交作品时,第一次见到呈平老师。他当时是美术部主任,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他审查我的作品时,我在旁边战战兢兢,忐忑不安,好像大考面试一样。他看完作品后说:“字写得不错,但太成人化了,应当用童体写出更有特点。像教育局的‘教’字,是标准草书,用到这里不合适。”一句话让我满腔的兴奋荡然无存。后来不知道由谁又重新写了一遍,但在这次展览中我的两幅画、一幅字都入选了,一幅国画还刊登在《江城日报》上。
1979年,东北三省要搞一次三省书法联展,我当时在延边大学读书,放暑假回吉林,宋辛程老师让我写两幅字,我精心创作了一幅行书和一幅篆书。宋老师和我一起到市文联交作品,再一次见到呈平老师。他当时对我已没有什么印象,看了我的作品后说:“这个行书写得好,交这张吧。”后来正是这幅作品入选了东北三省书法联展。当时中国书协还没成立,这个展览影响很大。那时我22岁,是全部入展作者中年龄最小的。这次入展是对我学习书法影响最大的一次。我的作品与沈延毅、于省吾、罗继祖、金意庵、杨仁凯等前辈名家一同展出,值得我永远记住。现在每当我填写书法艺术简历时,都会从1979年写起。
我和呈平老师的真正交往是在1982年我大学毕业以后。回到吉林市后,我牵头组建吉林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并被吉林市书协吸收为理事,有机会与呈平老师频繁接触。当时,呈平老师是市美协秘书长,兼管书协日常工作。当时“文革”刚刚结束不久,广大书法爱好者积压多年的创作热情迅猛地释放出来。呈平老师与各位老先生一道顺应时代潮流,倾力推动各种书法活动开展,组织书法培训班,组建书法函授吉林分校,开展各种展览、竞赛活动,举行赈灾义卖。在我的印象中,几乎每周书协都安排书法活动。每次活动的前一天晚上,几个人凑到呈平老师的办公室碰一下情况,第二天早上接几位老先生,或是到工厂、农村,或是到学校、军营,举办笔会、义写义卖、传艺讲座等,书协活动搞得红红火火,其乐融融。书协像一个快乐的大家庭,呈平老师就是这个家庭里主事的,上要照顾年老的,下要关心年轻的,做得周到细致。呈平老师经常讲,吉林市的书法有传统,有基础。特别是赵玉振、那致中、金意庵、刘廼中四位老先生是我们书协的宝贵财富,要多多地宣传他们,尊重他们,照顾好他们。他给书协定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年的大年初二大家不要安排其他活动,要集中给书法界的各位老先生拜年,这个好传统延续了多年。
呈平老师对青年书法爱好者更是充满了爱心,热情鼓励,积极扶持,我便是其中的受益者。1986年,呈平老师大胆地提出,吉林市书协主席团都是高龄老先生,建议增加年轻力量。他和李林同志商议让我做副主席,他俩专门向金老汇报,并请示市文联领导同意。我荣幸地与金老、赵老、刘老、李林和呈平等老师一起成为主席团成员,当年我只有29岁。后来他还和时任市文联主席魏明居同志商量,让我做市文联副主席,向市委宣传部提出正式报告。市文联还安排我和金老、李林作为书法届代表参加省文代会,让我与省文联接触,便于以后开展工作。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此事搁浅。
呈平老师本身是一个画家,但他甘当绿叶,放弃个人创作,把多数精力用到弘扬普及书法上。他组织操办的活动很多,但在活动进行时,别人闪亮登场,他却甘居幕后。大概1991年左右,他与市电视台制定了一个计划,把吉林市老中青书法界代表人物做成系列专题片——《松花江畔翰墨香》,每周六晚播出一个专题。在确定这个专题的主讲人时,他和李林先生一致让我担任主持人。记忆里,制作这个节目是在元旦前后,室外白雪皑皑,冰天雪地,录制棚里因强光照射非常热,录几分钟我就满头大汗,需要休息一下。呈平老师、李林先生就一遍又一遍地往屋子里端雪,用雪水把毛巾浸湿后给我擦汗。录制中,他俩始终陪伴着我,照顾着我。后来这套系列专题片在电视台连续播出多次,引起广泛影响。
1993年,我调到长春工作,呈平老师和我做了一次长谈。他以师长加朋友的身份,给我提出一些希望和祝福,同时,他还提出以市书协的名义给我个人办一次展览。我原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在我离开吉林半年后去文联看望他时,他正式提出让我尽快准备作品。为了这个展览,他亲自出面张罗,协调各方,使展览于1994年夏天在市文庙博物馆展出。展览期间,他一直坐镇在展厅,接待参展领导和各方人士。有一天,我因有事外出,呈平老师和几位朋友帮我照顾展厅,正巧来了几位韩国和日本的游客,他们要买几幅作品,呈平老师做主,给我卖了几张,创收了几百美元。期间,他还请市电视台为我专门录制了一个专题片。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回忆起与呈平老师相处的日子是那样快乐、那样充实。值得回忆的事情有许多许多,但有一件事对他对我都是个遗憾。吉林市有多位书法名家、多名中青年书法骨干,这笔宝贵的资源和财富需要好好弘扬推介。我俩曾策划在吉林市建一个书法碑廊或碑林,我们还骑着自行车到多处踩点选址,最后确定在北山公园。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项工作未能继续推进,甚为遗憾。
我和呈平老师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他生病住院期间。那天我随省领导到吉林市检查工作,提前给他打电话预约。可是那天会议开到晚上11时才结束,我考虑他已休息,不想深夜去打扰。和家属通电话后得知他一直未睡等着我去,我立即赶到医院与他攀谈了很长时间。言谈中除了寒暄之外,他主要谈的还是书法,关心吉林书法振兴,期待吉林书法的未来,对吉林书法充满了深深眷恋。
1997年5月17日,呈平老师病逝,享年64岁。斯人已去,音容犹在。他最钟情、最关爱的吉林书法事业,如今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他为吉林书法事业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2014年吉林市录制纪念书法城专题片时,我曾讲过:吉林市成为书法城,得益于吉林市是一座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得益于吉林市有“江城四老”这样的旗帜性人物,得益于钟情于书法的中青年骨干。还有不能忘记,像呈平、赵玉振、那致中、金意庵、刘廼中、李林、窦黎明这样热心书法事业、甘于奉献的人,在吉林市的书法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编辑/杨世阳)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