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26.01.2018  15:4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眼于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相互关联。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前提,是一切发展的物质基础,改善民生必须建立在稳固的经济基础和现实的国家财力之上。另一方面,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和重要的衡量标尺。持续不断改善民生,能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推动经济发展,根本还是要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出发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符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创造新的增长点、提高长期增长潜力,而新的增长点就蕴含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当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告诉我们,破解民生难点,抓好民生工作,是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应当认识到,只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改善民生就会促进经济更好发展。因此,既要通过发展经济,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又要通过持续不断改善民生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还要看到,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在新起点上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必须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其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新年贺词中都对贫困群众给予高度关注:2015年强调“让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困难群众等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灵充满温暖”;2016年强调“全党全国要勠力同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2017年强调“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2018年强调“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其二,在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就业质量、缩小收入差距、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近年来,我国教育、就业等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基本覆盖城乡居民,群众健康水平大幅提高。但与经济发展相伴的民生短板依然存在。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其目的就是要使人民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得到解决,从而提升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此外,民生问题也包括人民群众聚焦的具体现实生活,如,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和抑制房地产泡沫、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等现实问题。直面并着力解决这些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地生根的具体体现。

   解决民生问题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而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一项长期、系统、艰巨、复杂的工程,必须通盘考量与协调解决。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辩证工作方法。

  尽力而为就是在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下,守住民生底线,尽心尽力为之。我国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很多方面发展还不充分。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常抓不懈,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到底,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同时,民生问题的解决又要量力而行。群众民生领域的诉求很多,民生问题需要在我国既有能力范围内有效解决。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许超出预期的诺言,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定达不到的标准,不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而且,民生问题切忌用运动式的方式解决,如有的地方脱离实际,盲目建星级厕所,将民心工程干成“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这样是绝对不行的。解决民生问题不能一蹴而就,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解决民生问题还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初心勾线,匠心施彩:习近平描绘幸福民生画卷
  “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Ccnews.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