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见证长春城市起源 宽城子取意“宽广的城”
保存于中国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的档案库中的1825年 长春 厅辖区地图。
伪满时期主要街路图。
长春市档案馆收藏的《长春城埠马路建筑图》。
引言——
1800年,清政府在长春设治建厅,这是长春城市的起源,从那时起到现在,长春走过了215年的发展历程。长春城市历史虽短,却极具魅力,它吸引了相当一批地方史爱好者。他们通过踏查、讲座、论坛等形式,为进一步丰满长春的历史添砖加瓦。
在长春市档案局最近一期的档案讲堂中,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吉林 省政协文史专员和长春市政协文史专员房友良通过长春各个时期的地图,带领长春历史爱好者和广大读者一起去认识近代长春。在一幅幅地图勾画的时空断面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长春城市的雏形,可以看到这座城市经历的屈辱和荣光,可以看到长春城市格局的形成之初……
城市起源地图方位“上南下北”
扒一扒古代地图与现代地图的区别
房友良展示的第一副地图是保存在中国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的档案库中的一幅地图。这幅地图绘制于清道光五年,也就是1825年,是当时长春厅的辖区地图。地图方向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上面有地名标识和文字说明,地图左边是几条河流,在“长春厅”一处,指新立城,文字说明是“长春厅现有居民数十余家,至宽城子50里”。在“宽城子”一处,文字说明“宽城子至纪家窝铺215里,现居商民人丁1000余户”。
可能很多读者有疑问,为什么我们今天的地图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这幅清代地图的方向正好相反呢?原来,在古代中国,除元朝几乎无地图留存外,从宋到清的国家地图几乎都是以南为上。但并不是所有的地图都是这样,像古代的海防图、边防图和方志附图就没有统一的方位规则,很多时候取决于制图人的主观判断。现代地图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范像很多近代规则一样,来自欧洲的绘图规则。
衙署从新立城迁到宽城子
长春厅衙署移建留有官方直接证据
在今天的长春新立城镇普门寺,门前的石碑上有“1800年长春在此设治”的文字,这幅地图上的“长春厅”指的就是此处,这也标志着长春建城的开始。但25年后,长春厅衙署迁到了“宽城子”,衙署旧址在今天的西四道街。从这幅地图上可以看到,1825年,宽城子的户数已经是新立城户数的数十倍,当时的宽城子,已经是长春厅辖区内最大的集镇了,远超过治所新立城。资料显示,从清乾隆年间一直到1800年设治,宽城子始终是长春厅辖区内最大的人口聚居地以及经济和贸易的中心。
房友良展示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保存着的道光5年(1825年)《吉林将军富俊倭愣泰为请借支养廉银移建衙署易资弹压事由》奏折,奏折中转达了长春厅理事通判常喜的请求:“衙署建设边墙偏隅之区,遇有相验要案,往返相距—二百里,诚有鞭长莫及之虞。拟请于所属相距五十里适中之宽城,人烟稠密,商贾辐辏,五路通衢地方移建衙署。不惟易于弹压而安商旅,且便于防缉,不至于有脱疏之虞。”这是长春厅衙署移建的官方直接证据。
从当年官方文件中,我们可以解读衙署北移的主要原因,就是宽城子“人烟稠密,商贾辐辏,五路通衢地方”。宽城子显然是长春厅内人口、经济和交通的中心地带。
解读地图上名称来源
宽城子源于蒙语“乌浩特”
宽城子就是长春旧城,关于长春和宽城子名字的起源,历来说法有很多。房友良认为,长春的名字应该来源于长春堡,长春堡的名字则来源于辽金时代的长春州,这在《长春县志》《吉林地志》和《增订吉林地理纪要》等文献上都有记载。
关于宽城子名字的来源,房友良认为长春地处于蒙地,名字可能来源于蒙语“乌浩特”,“乌”在蒙语中是“宽广“的意思,“浩特”是“城”的意思。
长春旧城有两座西门吗?
1911年手工绘制的《长春府城区图》现藏于长春市档案馆。这幅地图也是按照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的方向绘制的,旧城内的街道以南、北大街(今大马路南段)为主轴线,与东西走向的头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和四道街,以及其他小街道组成交通路网,呈鱼骨状布局。房友良称,这幅图描绘了长春旧城的基本范围和路网格局,是研究长春老城区历史变迁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1865年,长春开始有了修筑高一丈余、长二十里的木板城墙,开始设六门:包括东门(崇德门)、南门(全安门)、西门(聚宝门)、北门(永兴门)、西南门(永安门)、西北门(乾佑门),后来陆续增设了马号门、东北门、东南门等,而东南门在《长春厅志》中是没有记载的。
图中四道街左右标注了道署和府署,府署就是长春府衙署,而道署是光绪34年,也就是1908年设的吉林西路兵备道,是当时驻长春级别最高的官署,1909年改为吉林西南路分巡兵备道衙署,主管内政、外交和兵备,兼管长春关税。道是省下、府上的一级行政机构。后来兵备道搬到商埠地的道台府衙后,这里改为吉长镇守使公署,是设在长春的最高军事管理机关,伪满时期曾做过早期立法院。
有一种说法是长春应有13座城门,在长春老城之外,还有一座西门,这座西门相距聚宝门600米,被称为“大西门”,其位置在今吉林省文化活动中心南侧的解放大路中央。而这幅图标注的聚宝门,原址就在此处。因此,可以这样说,长春旧城并没有两座西门。
长春最早的街路绿化和供水系统出现
上世纪初,长春有了其境内的第一条铁路——中东铁路,也有了长春历史上的第一个火车站——宽城子站。在其后俄国人修建的中东铁路附属地中,长春出现了最早的街路绿化和供水系统。中东铁路附属地是长春出现的第一块经过规划后建设的近代化街区。
这幅中东铁路附属地地图中,可以看到,附属地以宽城子站为中心,沿中东铁路线路建成方格路网,主要建筑布局在宽城子站的东部,包括兵营、警署、医院、邮局、住宅、学校、教堂、公园等。
据介绍,当时附属地的街路两侧植有西伯利亚大叶杨行道树,这是长春城市早期的街路绿化。由二道沟正东直至伊通河西岸,设置了取水管道和宽城子站内的供水系统,这是长春城市早期供水系统。此外,俄国在长春修建中东铁路后,相继建成了南大营、将校营和北大营。
满铁附属地
规划瞄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获胜后,继承和接收了原由俄国占据的长春以南至旅顺的中东铁路及附属设施。1906年,成立了直属于日本政府的垄断性的国策公司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
其后,满铁在长春头道沟与二道沟之间购置土地3.96平方公里,建立满铁长春附属地,后来扩充到6.76平方公里。在由满铁工程师加藤与之吉主持测量和绘制的满铁附属地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看到,头道沟北岸散落着农舍,其余地方基本都是农田和荒地。
1908年,满铁完成了规划方案,其中商业用地33%、住宅15%、公园9%、公共建筑11%,道路率,即道路面积与城市面积之比确定为23%。这个标准基本接近欧美城市25%-50%的水平,当时东京是11%,巴黎和柏林是26%,华盛顿为54%,我们今天还远没有达到100年前的标准。
满铁附属地的规划,以满铁长春站为基点,采用矩阵型的路网格局,用四条斜向道路:东斜街(今胜利大街)、西斜街(今汉口大街)、怀德街(今北京大街)和农安街(今南京大街)进行串联,而没采用像大连或巴黎那种多心放射状的道路规划,当时近代城市的规划理论已逐渐倾向矩阵型。
为了避免矩阵型路网过于简单的缺点,又在四条斜向道路交会点设置了广场,在广场周围规划公共设施,使道路的规划更趋合理。
商埠大马路
道路命名富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1905年,清政府规划在旧城和中东铁路附属地之间开辟商埠地,占地10余平方公里。由于满铁当局抢购了头道沟大片划定土地,使商埠地面积减少一半,限于旧城与满铁附属地之间,仅有4平方公里。
1907年长春奉命开埠,商埠地内规划主要道路,就是南北走向的道路包括商埠大马路。这张长春市档案馆收藏的《长春城埠马路建筑图》,标题中的“城”是指长春旧城,“埠”是指商埠地,图中贯穿南北的道路就是今天的大马路。
有趣的是,商埠地部分大马路的名字并不是过去一般的称谓,永安路左右的两条马路分别取长春名字中的一个字,分别叫永春路和永长路,横向交会的马路分别是永宁路(三马路)、永康路(四马路)、永庆路(五马路)和永吉路(六马路),道路是完全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来命名的。
商埠地内规划主要路网,规划基本上也是采用矩形排列和广场串联的方式进行的。以南北走向的商埠大马路为轴心,和东西走向的二马路至七马路相交,在道路的节点上设有广场,形成了左右两翼呈放射状的路网格局。
日本殖民时代的长春
从地图看日本的侵略野心
1932年,日本在东北扶植伪满洲国,长春被定为“国都”,改称“新京”。与此同时,日本在长春推行《新京都市计划》,规划“国都”建设,并完成了一期建设和二期的部分建设。日本对伪都的规划和建设代表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一直到今天,当时的规划设计和建筑也并未落后。战后,这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重要罪证。
伪满第一期五年建设速度惊人
《新京都市计划》是由关东军特务部、满铁经调会、伪满国都建设局等三方协议策划的。对于城市中心、新火车站、道路宽度、建筑物的分布和高度控制以及工业区设在下风向的东北区域,各方意见基本一致。不同的意见主要表现为“执政府”(“帝宫”)的位置。对此,共有四套方案,第四套方案由分甲、乙两案。最后决定采用第四套(甲)案,在旧城市区以西的杏花村建造伪执政府临时建筑设施。同时也决定依照伪国都建设局的意见,采取正面向南的方位。
伪满国都建设局制订《大新京都市计划》方案,“国都”建设规划区为200平方公里,其中原市区为21平方公里。第一期五年建设区域为20平方公里,后改为21.4平方公里,预计人口为50万。伪满第一期五年建设,完成了长春前138年的城市规模,建设速度是相当惊人的。
1932年到1937年,伪满洲国“国都计画”的第一期建设,在21.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完成了干道、主要公园、给排水、主要公共建筑等基础配套设施。从1938年到1941年,第二期建设实施了3年。第二期建设,主要充实完善和完成第一期建设区域内的结尾工程。从1940年开始动工,修筑全长12公里的地铁工程,但是由于太平洋战争的原因,地铁计划告吹,1941年决定铺设有轨电车轨道。
长春特色景致形成于伪满时期
当时的路网规划采取放射状、环状与方格型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形成了长春延续至今的“宽马路,四排树,圆广场,小别墅”特色景致。公用基础设施等管线全部安置在区间道中,禁止在干道埋设线杆和架空线。
从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街路,南北为街,红色标注;东西为路,蓝色标注。东北、西南走向为街;西北、东南走向为路。38米以上街路为大街,共有14条,其中顺天大街(今新民大街)60米宽,是城市最宽的马路,大同大街(今人民大街)、兴安大路(今西安大路)也达54米宽。
当时的街路命名是由“国务总理”郑孝胥和“国都建设局局长”阮振铎商议确定的,要求易于记忆和符合韵律的原则,很多地面沿用至今,如康平街、安达街、清明街、新发路、义和路、北安路等。
长春是一座建在沟渠上的城市
伪满时期建设的长春,可以说是一座建在沟渠上的城市。其绿地规划,主要利用天然绿化带的低洼地、小河流和截流的雨水建设带状亲水公园,与市区里绿地及沿伊通河环城路规划的绿化带形成公园绿地体系。今天长春的各大公园,如儿童公园、杏花村公园、牡丹园、朝阳公园、南湖公园、动植物公园等都建于伪满时期。1940年,公园绿地总面积达到10.8平方公里,人均31平方米的高水平达到欧美先进城市的水平。
给排水规划方面,在城市东南拦截小河台河水筑坝形成人工湖净月潭,为城市供水,还在城市各处修建了20眼深井,补充城市供水。城市实行污水和雨水分流排放,污水排入伊通河,雨水贮存于人工湖,形成公园湖泊,这在当时日本国内是没有先例的。
在新建区域,每户都安装了水洗厕所,实现全盘水洗化厕所的市区,这在亚洲是最早的。到日本城市开始普及水洗厕所,已经是1960年以后的事情了。
长春晚报记者 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