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县农民48年前铲地拾到杨靖宇铜质印章(图)

02.04.2015  11:44
留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铜印 网络图片 - 新浪吉林
来源: n.sinaimg.cn
柳明章老人留存的印有“杨靖宇印”的笔记本 留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铜印 网络图片 笔记本上的印章

  目前发现的杨靖宇印章一共有两枚:一枚收藏在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为方柱形料质印章);一枚收藏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为铜质印章)。而这枚铜质印章,就是在通化县兴林镇境内发现的。

   城市晚报通化讯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在濛江县(靖宇县)对敌作战中壮烈牺牲。1967年夏天,通化县兴林镇农民柳明章在铲地时发现了杨靖宇将军的铜质印章。这枚印章为何会遗落在通化县兴林镇?抗联部队为何在兴林镇建立后方基地?日寇为何报复这里的百姓,制造骇人听闻的“白家堡子惨案”?本报记者采访了拾印老人柳明章及相关人员,了解了铜印背后的故事。

   这枚铜印如何被发现的?

  48年前在通化境内农田里被挖出

  今年70岁的柳明章老人祖籍山东平度县。1961年,因为家里生活贫困吃不上饭,柳明章独自一个人闯关东,投奔了东北的二姨富明娥。“我独自从山东走到通化县兴林镇大荒沟,在二姨家安顿了下来。我那时年轻,干庄稼活儿是个好手,每天都去生产队里劳动挣工分。

  1967年夏季的一天,柳明章和同村的张元聪在大荒沟铲地,“张元聪的锄头突然间被一个东西挡了一下,他用手扒拉开土一看,是一个铜的狮子狗,上面全是锈,不过挺好看。我俩关系挺好的,我就管他要来了这个东西。” 当天中午吃完晌饭,柳明章就在水盆里将这个东西进行了清洗。“我洗完一看,不是狮子狗,是一个扭头蹲着的狮子,高3厘米左右,红铜打造。虽然物件不大,但做工精细、完美,狮子的威武神态依稀可见。狮子下方是一个方形平面,边长1.5厘米,年头久了被泥土糊上了,边角露出字迹笔画。我用钉子把土慢慢抠掉,发现上面有字。

  下午上工时,柳明章跑到生产队会计那借来印泥,朝着自己的一个笔记本上接连卡了十多下。“这一卡可把我惊呆了,‘杨靖宇印’四个大字清晰可见。这难道是杨靖宇将军的铜印?这可了不得了。我及时向生产队汇报,又报告给民兵连长赵京秀。没过多久,北京来电话了,说这东西很重要,让赶紧上交。

  柳明章将这枚红铜蹲狮印交给了赵京秀,从那以后他再没有见到这枚印章,也没有相关部门颁发的任何证明和证书。他唯一保存的就是1967年用印泥卡出的有‘杨靖宇印’的笔记本。“笔记本里有10多张纸上卡有印章,那时听说我捡到杨靖宇将军的印章,大家伙十分敬佩杨将军,都想留个纪念,这个朋友来要撕一张,那个朋友来要撕一张,结果现在就剩下两张了,其中一张还很模糊,印章字迹清晰的就唯独一张了。我舍不得给别人,一直珍藏着。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