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养活”更要“养好”——写在《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印发之际
儿童发展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关系社会公平公正,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数据显示,早期儿童营养状况关系到儿童大脑和精神发育,将对身高、智力等产生直接影响。在我国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2岁以下儿童贫血率超过20%,儿童营养状况亟待改善。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以健康和教育为重点,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80个县的农村困难家庭儿童给予从出生开始到义务教育结束的关怀和保障。
一个孩子一年大约只需要1500块钱,就可以满足他们营养或者是学前教育方面的需要
“贫困地区的儿童处于一个非常弱势的地位。全国来讲,城市儿童的营养不良是4%,相当于美国、欧洲的水平,而贫困地区农村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比例是20%,是南非、墨西哥这些国家的水平;农村4岁儿童的记忆力,如果没上幼儿园,和城里儿童相比,只相当于城里儿童的20%,这是我们测试的结果。”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说,国际上通常将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作为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给予关注。
儿童的营养状况是衡量整个人群营养状况的最敏感指标,也是人口素质的基础。有研究表明,在生命最初的1000天,即从胎儿到2岁期间的母婴营养会影响人一生的健康。这一时期营养不良给儿童带来的危害,都是不可逆转、不可弥补的。因此,改善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素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国际竞争实力。
目前,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儿童约4000万,其健康、教育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了解,这些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六成,医疗支出仅为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60%,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孩子,享有的教育和生活资源十分有限,也使得贫困世代延续。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认为只有对贫困家庭儿童的营养和教育实行早期干预,才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避免贫困的代际传递。
面对严峻数据,从2012年初开始,国务院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同年10月,国家开始从政策层面全国推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在首批100个贫困试点县,为6个月~2岁的婴幼儿每天提供1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铁、钙、锌等矿物质的营养包。2013年“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已经扩大到21个省300个县,中央财政专项补助增加到3亿元。
“一个孩子一年大约只需要1500块钱,就可以满足他们营养或者是他们学前教育方面的需要,社会应该有一种能力,有这样的愿望和共同的价值观念,来使社会团结得到实现。”卢迈说。
《规划》要求,到2020年,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降低到10%以下,低体重率降低到5%以下,贫血患病率降低到12%以下。
从长远来讲,投资儿童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社会回报最高的,也是最必要的
数据显示,随着国家扶贫开发的深入推进,中国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从1978年到2010年,参考国际扶贫标准,共减少了6.6亿贫困人口,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成就93.3%来自中国。尽管减贫工作取得巨大成绩,但当前全国人均年收入低于2300元的人群还有8000多万人,参考国际标准算还有2亿多。
国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一个重要的脑神经医学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的脑发育对于人的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英国的心理学家指出,如果以人的17岁智力发展为100,那么4岁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50%,8岁的时候达到了80%。如果在生命早期的机遇窗口,没有给予适当的关爱,小孩后天再发展就受到了严重限制。
“因此,我们在关注儿童营养改善的同时,也要关注儿童的教育及其他问题。”自2009年开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就和他的同事们在中国农村地区进行调查,“很多留守儿童,他们得不到应有的母爱、父爱,一天说不了几十个词。这样孩子的语言能力没有发展,他们大脑的前庭这部分的区域发展其实是不健全的。”
为了尽快改善贫困地区儿童的协调发展,这次《规划》明确了政府层面要实施的五方面工作任务,涉及新生儿出生健康、儿童营养改善、儿童卫生医疗保健、儿童教育保障和特殊困难儿童教育和关爱等内容。
“我们的期望是贫困地区的儿童营养健康从孕妇开始就有保障,他们早期发育要有可行方法,不仅要养活,更要养好。”卢迈强调,儿童学前教育应服务到村,不要让农民带着孩子到城里租房子,而是在村里面就可以有学前教育的机会,“学术界的研究和大量实验数据证明,儿童发展关系终生,早期营养、健康和教育做好了,一生成长都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