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打响提质增效“反击战”
对许多国有企业来说,2015年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稳增长形势最严峻、情况最复杂、任务最艰巨的一年。由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断崖式下跌,2015年全国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效益同比下降6.1%。当前,国企主要面临哪些困难?出路何在?逆境下生存又将采取哪些应对之策?
莫幻想“再回到从前”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三大特点,这些阶段性特征使国企的创新与改革任务更加艰巨。
数据显示,2003—2011年,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7.6%,利润年均增长22.9%。然而自2012年以来,国企营业收入和利润增幅始终在低速区间徘徊,压力逐渐增大,2015年全年效益出现了负增长。“增速下降使原来高增长掩盖的不少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国资委主任张毅认为,“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头两年,正值我国经济的结构调整阵痛期和新旧动力转换关键期,加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有企业可能将继续维持低速增长。
经济结构调整也为国企带来严峻挑战。近年来,第二产业在我国GDP中的比重快速下降,第三产业快速上升,但国有企业资产结构仍然偏“重”,其中不少处于产能过剩行业和产业链中的低端。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在我国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后,重化工业的产量将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供给总量、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是制约当前国企发展的主要矛盾。
形势的变化让一些国企感到迷茫,原来一些快速扩张时的投资项目如今也变成了包袱。“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过去那种凭借要素投入、投资拉动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张毅提醒一些面临困境的国企,“如果还在迟疑和等待,还幻想‘再回到从前’,不尽快转变发展方式,那么只会加速走向衰亡。”
危中寻“机”有赖于提质增效
中国远洋与中国海运强强联合、五矿集团与中国中冶实施战略重组……近期,6组12家中央企业兼并重组,产业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大力调整布局结构,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反击战”已经打响。
事实上,在效益下滑的同时,央企的多项运行质量指标却稳中向好。统计显示,106家中央企业中有99家实现盈利,央企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上交国家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7%。
“2015年《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新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全面启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推进,都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表示,当前国企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
楚序平认为,国有企业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要果断采取措施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切实提质增效。“一要推动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和前瞻性战略产业集中;二要推动强强联合,增强同质化业务整合和细分行业整合;三要降本增效,过好‘紧日子’。”楚序平指出。
“必须把创新摆在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的核心位置,实施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突破和掌握一批事关行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李锦表示。据悉,我国正在推动央企“双创”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央企创新投资基金,探索建立鼓励国企创新的容错机制。
“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由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由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必须坚持走内涵式、精细化、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张毅指出。
统计显示,国企效益下滑主要是因为产能过剩行业效益大幅下滑。尽快遏制国企效益下滑的势头,淘汰落后产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成为国企“绕不开的坎儿”。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显著下降。
“处置‘僵尸企业’是国企化解过剩产能、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必须做的手术。”张毅透露,国资委正在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处置“僵尸企业”的主体任务,到2020年全面完成各项工作。
处置“僵尸企业”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会引起一些震动。张毅提出,集团公司是处置“僵尸企业”的责任主体,要按照务实管用、可操作、可检查的要求,一企一策具体安排,既要积极,又要稳妥,防止引发社会风险,要用今天的“小震”化解未来的“大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国企改革的主题,去产能是主线,处置‘僵尸企业’是主要抓手,三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在李锦看来,钢铁煤炭等重化工和资源领域存在大量的“僵尸企业”,坚持市场化方向进行分类处置、因企施策将是处置的重要手段。
(光明日报记者 温源 光明日报通讯员 沈通)
(责任编辑:李咏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