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抱回女婴 现在她想帮女孩找亲生父母
说起这些年相依为命的生活,奶奶和楠楠都掉下了眼泪 本组图片 新文化报 记者 吴廷 摄
奶奶最近身体不好,楠楠从学校请假在家陪伴奶奶
多年来,张淑春一直想帮楠楠找到亲生父母。“可能他们现在都有了自己的生活,我们不想打扰对方。我们就是想告诉对方,孩子很好,很健康,很优秀,很懂事,这样对方也能心安了。”
听到这些话,楠楠哭得不能自已,“找不找得到,已经不重要了,奶奶就是我的亲人……”
16年前的冬天,张淑春53岁,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她遇到了楠楠(化名)。
当时,这个小婴儿被“遗忘”在路边的垃圾箱旁,冻得全身发紫。大伙都说,“救不活了……”张淑春把她裹在毛衣里,带回了家。
奶奶
垃圾箱旁捡回小婴儿
1998年,张淑春在 长春 的黑水路批发市场帮别人卖货、看摊儿。她家在八里堡太有街附近。
那天从市场收摊,已经晚上5点了。天冷,下了公交车,她加快脚步往家赶。在路边的一个垃圾箱旁边,一群人围成一圈低头议论着,张淑春挤上前———垃圾箱旁边的纸壳上,躺着一个小婴儿。
小家伙是个女宝宝,冻得浑身发紫。围观的人说,已经死了,救不活了。张淑春把手贴在小家伙的前胸上,还有心跳!
“孩子还活着,你们有没有人帮忙,不帮我帮。”张淑春说着,掀起毛衣,把小家伙裹进怀里。张淑春说,自己当年的体重有180斤,毛衣够宽大!
回了家,张淑春把小家伙裹在被子里,搓手、搓脚、搓全身。守了近5个小时,晚上10点,小家伙发出了一阵哭声,“孩子终于活了过来。”
那天是农历二月初六,她把这天算作了楠楠的生日。
为了她,亲戚都不联系了
“楠楠”这个名字,是张淑春帮孩子落户籍时,民警帮忙起的。回想这10多年,张淑春感慨,“是不容易。”
把楠楠抱回家之后,她发现楠楠的眼睛肿得老高。“一哭就往外流脓水。”她赶紧清洗,发现眼睛里已经溃烂了。
第二天张淑春就请了假,赶紧带楠楠去医院,“医生说孩子有失明的可能,给开了两瓶药水,每半小时滴一次。”
夜里,楠楠在张淑春怀里沉沉地睡着了,可张淑春不敢睡,她得守着时间帮楠楠滴药水。守了几晚,楠楠的眼睛消肿了,也能看见东西了。
因为工作张淑春没办法全天照顾楠楠,她只好找保姆。每月工资500元,近一半都用来请了保姆。很多亲戚知道后都有看法,“没有支持的,都说家里那么难,养一个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不如把精力用在亲生的上面。”
张淑春不这么想,“捡了她,就负责到底。”如今,亲戚都不联系了,“见了面,就因为这个事儿拌嘴,不如不见。”她说,也不想让楠楠听到那些话。
楠楠
6岁就知道自己的身世
17日上午,太有街一栋居民楼里,阳光把屋照得暖洋洋的。祖孙俩的故事被娓娓道来,每讲一段,张淑春都要眯着眼睛想一会儿,“脑子记不清了。”
楠楠叫张淑春“奶奶”,6岁之前,她都叫张淑春“妈妈”。
6岁那年,楠楠读幼儿园。一天,幼儿园老师找到张淑春,说了一件事情。“老师,你看别的小朋友去幼儿园,都有爸爸妈妈送,我连自己的爸妈都没看到。”这是楠楠当时说的话。
张淑春决定,把一切告诉楠楠。让她意外的是,小姑娘表现得特别冷静,“就算你不告诉我,我也早就知道了。”张淑春问,“怎么知道的?”楠楠答,“就是知道。”此后,楠楠改口叫张淑春“奶奶”。
她是奶奶的小棉袄
张淑春的爱人去世得早,一儿一女都成了家,但条件都不宽裕,对于她和楠楠也是爱莫能助。两人的生活仅靠每月的低保和捡废品支撑。
生活艰难,可也很温暖。周围邻居给了她们不少帮助。楠楠小时候也常帮她“出头”。在黑水路做生意,一次张淑春受了委屈,楠楠知道后,双手插在腰上,“没事儿,我帮你去找他们!”张淑春说,听到孩子这么说,在外面受了啥苦都值了。
从小到大,楠楠的学习没让张淑春操过心。她翻出一个大纸盒,里面装的都是楠楠得的奖状。翻看这些回忆,张淑春满脸骄傲。
上初中时,楠楠暑假就开始打工,贴补家用。去年6月,楠楠初中毕业,考虑到家里的情况,她没去上高中,而是读了技校,“想早点工作,早点回报这个家。”楠楠哭着说。
新文化报 记者 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