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呼吁回归承载人文精神教育传统
日前,大学世界新闻网(UniversityWorldNews)刊登印度国立教育规划与管理大学(NationalUniversityofEducationalPlanningandAdministration)教育财政系主任詹德赫亚拉·B.G.提拉克(JandhyalaB.G.Tilak)教授的文章《迈向可持续人文社会》(TowardsaSustainable,HumaneSociety)。该文提出,高等教育代表着人文主义精神、宽容、进步、思想探索和对真理的追寻,如果高等教育能充分履行其职责,将极大地有益于国家和人民。
古代亚洲文化蕴含人文思想
提拉克说,早期梵语中有这样一句话“Vasudhaivakutumbakam”,出自印度《吠陀》(Veda),意为“世界是一个家庭”,它包含着一个真理,即全人类应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和睦共处,任何力量无论大小都不能自行其是、无视他人。自古以来,亚洲国家就以向民众灌输普遍人类价值、培养世界大家庭的合格成员为教育的首要目标,这一点在中国儒家思想和印度吠陀文化中均有体现,而这两者都是奠定亚洲社会伦理、精神、哲学基础的主要力量,在数个世纪里持续发挥影响。在古代亚洲国家,教育事业的地位很高,教育得到全社会的支持,教师也广受尊重。尽管亚洲在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高度多样化,但其发展道路都蕴含着崇尚和平、人类福利的价值观,建设富有人文精神的公正社会是亚洲教育的关键任务,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近代早期。
新自由主义冲击传统教育观
近代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基于亚洲社会传统价值观的教育体制明显遭受冲击,如印度民族领袖甘地所言,“美丽的树木”被连根拔起。在当前的全球化时代,现在与过去的连续性常常无迹可寻,传统价值观让位于新兴价值观。如今,大部分国家都过分强调物质发达,教育的任务被设定为创造物质繁荣,而不是发扬、完善人类最高级的价值观,有形价值与无形价值之间的平衡普遍不被重视。
新自由主义引入了一些关于社会性质、社会发展——包括教育体系发展——以及发展的战略和方法的可疑理念,重新定义了国家、市场、教育之间的关系,国家被认为只应起到推动市场运行的辅助作用。新的概念范式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作了新的解读,教育只被当作创造经济财富的工具,甚至越来越多地不再以服务民族国家为导向,而是服务于国内和全球资本市场;换言之,教育从公共物品变成了私人物品,可受制于市场规则。即使是在某些传统约束力很强的地区,这些变化也在迅速发生,教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教育政策都受到新自由主义的深刻影响。
塑造人文精神之责不可让位于市场
美国波士顿学院(BostonCollege)国际高等教育中心主任菲利普·阿尔特巴赫(PhilipG.Altbach)教授在与日本比较教育学学者马越彻(ToruUmakoshi)合著的《亚洲大学:历史视角与当代挑战》(AsianUniversities:HistoricalPerspectivesandContemporaryChallenges)一书中写道,“没有一所亚洲大学是真正亚洲出身的”,意指现代亚洲大学都是在西方大学的模式和传统上建立的。提拉克也称,21世纪的亚洲大学对西方新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吸收尤其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呼吁扭转这种趋势,人类社会和教育系统必须回归人文主义,教育的公共物品属性、教育的传统价值必须得到恢复。对于大多数亚洲国家而言,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国家在其中的角色至关重要,政府不可再将建设一个强健、有活力、饱含人文精神的教育体系的责任让位于市场、私人部门或外国主体;比较教育学研究已经证明,在许多亚洲国家,教育系统过度依赖私人部门带来了严峻后果。
基础薄弱、欠发达的教育体系是制约国家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的严重瓶颈,比较教育学研究显示,无论是在亚洲还是在世界其他地区,拥有强大的教育体系、特别是公立高等教育体系的国家最有能力保证人民过上和平、繁荣、和睦的生活。社会公平公正要求教育体制无歧视,社会各阶层成员平等地享有满足自己受教育的愿望的机会,以成为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者,而精英主义或过度市场化的教育体制有碍这一目标的达成。同样重要的是,教育应促进不同文化、种族、宗教、社会经济背景的人群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这有助于引导人们和睦相处。教育还须确保个人进步与人类福祉共同实现,传统制度与现代制度、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此外,人文主义教育体系要求致力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同等发展,培养各领域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并规划未来的蓝图。
提拉克表示,现代世界的存续离不开承载人文精神的教育体系,教育的方式方法既应该是理想化的、创新的,也应该是实际的、建设性的,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亚洲国家可以带领全球教育系统朝这个方向前进,重建我们正在迅速失去的精神家园。(记者 王悠然)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