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95周年"红色影片"巡礼:银幕闪耀共产党人的光辉
新华社长春6月28日专电 题:建党95周年“红色影片”巡礼:银幕闪耀共产党人的光辉
新华社记者刘硕、许晓青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大火种》《老阿姨》《难忘的岁月》《毛丰美》《古田会议》《砥砺》《我的战争》等一批献礼影片将走上大银幕。
电影是反映时代精神的风向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展现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开拓创新的“红色影片”,弘扬真善美,树立每个时代的党员先锋形象,不断感染人、鼓舞人,形成难忘的集体记忆。
从革命战争到国家建设 银幕留下苦难辉煌
《南征北战》《董存瑞》《铁道游击队》《永不消逝的电波》《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在这些观众熟知的“红色经典”中,中国共产党自革命战争年代起步,一路攻坚克难的伟大征程,通过一帧帧画面得以重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等挑起了“红色影片”创作的大梁。根据八女投江真实事迹改编的《中华女儿》、展现农民阶级英勇反抗精神的《红旗谱》以及根据华北抗日活动中真人真事改编的《回民支队》等影片,成为一代人心中历久弥新的记忆。
无论是在硝烟纷飞的战场,还是在危机四伏的隐蔽战线,一大批英勇无畏的仁人志士用生命诠释崇高的理想信念。早期的“红色影片”,成功塑造了一大批英雄形象。
从《永不消逝的电波》中英勇就义的地下党员李侠,到《铁道游击队》中在鲁南铁道线上神勇作战的游击队员,再到《红色娘子军》中吴琼花的领路人洪常青,中国共产党人的苦难与辉煌,历历在目。
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在回忆参演电影《青春之歌》时说,在饰演林红一角时,“我和整个剧组从表演、服装、灯光、摄影等多角度反复琢磨,向角色一步步靠近,用精神和信念去打动观众,让视死如归的女共产党员形象真正树立起来。”
主旋律创作百花齐放 新经典奏响银幕强音
改革开放后,“红色影片”迎来一股新的创作热潮。《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等影片中,故事情节包含对不同历史时期党员干部工作的反思,引起观众强烈共鸣。到1990年李雪健主演的《焦裕禄》登上大银幕时,“红色影片”再次赢得广泛关注。
近30年间,从焦裕禄、孔繁森,到任长霞、杨善洲,“红色影片”中塑造的共产党人形象更加生动丰满。在新时期的“红色影片”中,观众还记得这样一些影片:《开国大典》《百色起义》《巍巍昆仑》《大决战》……其中,摄制于1991年的《开天辟地》第一次以群像式的史诗叙事手法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导演李歇浦回忆,当时在保持纪实风格的同时,大胆赋予每个历史人物以自身性格,这是一项创举,让主旋律影片既大气磅礴,又个性鲜活。
2004年,上影出品、李歇浦导演的《邓小平·1928》又实现突破,影片起用了一些具有票房号召力的香港影视演员,为“红色影片”探索市场化之路打下基础。这对后来全国电影界联合创作拍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带来了很大启发。《建国大业》上映时一票难求,创造了超过4亿元票房。
在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除“大业”和“伟业”两部巨制外,观众还看到了描写方志敏烈士最后革命生涯的《可爱的中国》,还原瞿秋白烈士慷慨就义场景的《秋之白华》等,同一时期还有《集结号》《风声》等别具一格的“红色影片”。
攀登高原、瞄准高峰 党员形象更加“接地气”
随着社会发展,创作环境的改变对“红色影片”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日趋多元的电影市场中赢得观众喜爱,获得口碑与市场双丰收,是摆在创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长影集团总导演雷献禾说,当下“红色影片”在创作之初就要考虑如何抵达观众,如何拍得好看,贴近最广大的观众,探索提升影片的品质。
作为建党95周年献礼影片之一,雷献禾执导、李雪健和陶慧敏联袂主演的影片《老阿姨》取材于“将军农民”甘祖昌与“老阿姨”龚全珍的真实事迹。为了把这个有血有肉、感人至深的故事讲好,主创人员反复打磨剧本,修改30余稿,在情节设计、演员表演等方面打破窠臼,用现代的拍摄手法和简洁的故事脉络,把事迹呈现得朴实、亲切、感人。
除了《老阿姨》,展现《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在山东农村传播历程的影片《大火种》、讲述丹东凤城大梨树村原党委书记毛丰美感人事迹的影片《毛丰美》、表现党员干部带着村民奔小康的影片《我的村民我的村》等献礼作品,也以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创作手法,树立起当代“红色影片”的新标杆,在电影市场刮起一股正能量新风。
(责任编辑:李咏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