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竞发启新程 ——珲春抓落实促发展亮点采撷

03.03.2015  00:10

    马远洋 孙居峰

    2014年,珲春市全面贯彻省委“五大发展”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区位、生态、资源、政策、人文五大独特优势,抢抓机遇,先行先试,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推动各项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7亿元,同比增长8.6%;工业总产值318亿元,同比增长14.7%;口岸过货97.1万吨,同比增长18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9亿元,同比增长15%;全口径财政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22%;地方级财政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32.1%。各项指标增速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全省县域发展考评中跃升至第6名。

     以先行先试为动力,深化改革释放巨大红利

    机构改革强力推进,政府部门减少20%。市区一体新体制机制科学高效运行。开展企业准入“单一窗口”省级试点工作,精简行政审批58项。创新实施《珲春市目标责任考评办法》,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高涨。站办所管理权限下放,乡镇干部和教师补助全面落实,招商引资成果和土地出让收益市乡分成。农民用益物权融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稳步推进。分别设立1000万元农村产业发展和环境整治基金,全市9个乡镇形成了争先进位、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推出教育、卫生、文艺人才岗位和70岁以上老人生活补贴,以及拓展免费教育等重大民生改革举措。卢布自由兑换业务顺利实施。在罗先取得银行代理经营权,推动人民币走出国门。联检部门一站式通关系统正式上线,圈河口岸实现“无午休”、“无周日”通关,珲春口岸列入中国首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有效解决“弃管”小区、私搭乱建等突出问题。

     以畅通通道为重点,对外开放取得实质突破

    珲马铁路累计运进俄煤炭60万吨。图们江出海复航、珲春至海参崴高等级公路、甩湾子至训戎里铁路等18个对外通道重点项目列入《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规划》。争取国家通道建设补助资金5.2亿元。新圈河国境桥朝方段开工建设。内贸货物跨境运输新增黄埔、洋浦、汕头、泉州等多个目的地港,货物品种增加粮食、木材和铜,航线吸引力显著增强。对朝邮路以及长春经珲春口岸至海参崴国际货运线路正式开通。出境加工业务蓬勃开展,境外加工4户试点企业雇用朝鲜技能人才5000余人,完成进出口3500万元。中俄小型公务车辆首次实现互通。荣获“东北亚国际木材交易中心”称号。成功举办俄侨会、中俄远东市长会和物流、旅游论坛,成为东北亚旅游论坛永久会址。合作区实现生产总值84亿元,同比增长13.5%;财政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31.5%;出口加工区进出口额6.6亿美元,同比增长20.3%;互贸区俄边民入区15万人次。东北亚旅游促进中心揭牌成立,图们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区积极推进。全年接待游客151.7万人次,同比增长20.8%;旅游总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24.5%。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示范区发展基础持续夯实

    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80个,总投资1003亿元,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5亿元以上项目17个,亿元以上项目91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52个;续建项目65个,新建项目67个,重点推进项目48个。吉珲高铁(珲春段)完成总工程量95%。紫金多金属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耀天煤层气开发项目建成18口抽采井。曙光金铜矿完成选矿厂施工。国际边贸城一期、欧标冷库二期、通关服务中心等项目主体完工。国际物流园区、中国城、国际货运枢纽站、海一水产等项目加紧建设。赴俄、韩、日及国内发达地区举办示范区推介会20余次,中勘石油、勤上光电、大连凯洋等重点项目陆续签约落地。全年招商引资到位180亿元,同比增长24.1%。

     以城乡统筹为主线,珲春整体面貌提档升级

    《示范区总规》获省政府批复;《城市总规(2010-2030)》编制完成。珲春河综合治理强势推进,森林山大桥竣工、珲春大桥开工,实现多年来市、区融合发展梦想。供水工程全面完工,净水厂投入运行。投入1.7亿元新建换热站5座、铺设改造供水供热和燃气管网89公里。

     投入1850万元完成口岸大路、沿河街、珲春西街等道路改造,城市承载力显著增强。珲春至荒沟边防公路通车。图们江界河治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完成投资2000万元。投入1.8亿元完成森林山大路、新明大桥、馨安游园、客运站广场等181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四城联创”扎实开展,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检,成功晋级省级生态城市。

     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投入12.8亿元改造城市、国有工矿等各类棚户区66.9万平方米、惠及百姓8659户;建成公租房2569套、廉租房180套;完成暖房子工程88.6万平方米。投入8000万元建成六中、六小、春化学校等9项校舍工程,新建二高中主体封闭。市医院门诊楼改扩建加快推进,乡镇福利院、残疾人托养中心、居家养老中心投入使用。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引智示范区,城镇新增就业27603人。全州首家三农金融服务站成功设立,发放涉农贷款5亿元、惠农资金9202万元。城镇、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年4800元和260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1291元和11258元,同比增长12%和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