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支书讲那“美丽”的故事
后杉村在光泽县李坊乡,才3个村民小组、116户、516口人。
虽不是美丽乡村试点村,但后杉村把这事做得风生水起,乡里多次在这里召开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
摸清村民的心思,照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去做,像建设美丽乡村这种对大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做起来准能事半功倍——近日,笔者来到后杉村,村支书李雪英亮出这个观点后,讲了3个故事——
都怕丢面子
后杉村地处偏僻山区,原来虽建了不少小洋楼,修了水泥路等基础设施,但整体环境依旧脏乱差。
要改变习惯成自然的乱丢、乱倒、乱放,后杉村也和别的村一样建保洁队伍、置保洁设施,月检查、季度比、年总评,可村民总以为是在给村干部做政绩、给保洁的人赚奖金,不配合甚至故意“你前头扫,我后头丢”。为什么会这样?经了解,原来村民感觉不是主人,而是陪衬。
要村民感觉是在给自己做事,就得吸引大家参与其中。于是,村里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又跟进“卫生文明户评选”,每月一检查,每季一评比,好的奖励,差的限期整改。人要脸,树要皮。做得好的长了脸,做得差的没面子,村民的环境卫生行为开始检点起来。
这时又有人说,只管门前“三包”不够,还要查室内卫生整洁,才算美到家。村民认真起来了,村里就把“卫生文明户评选”升级为“美丽家庭星级评定”。把评选内容标准贴到村民厅堂去,实行阳光评选,谁家好就在门前墙上贴颗星,一年四季都好的贴四颗星还赠一颗星。
很快,“五星户”就成了全村人的追求,美丽从村庄、门前延伸到家里。
谁当保洁员
后杉村分为东段、后山两大片,为便于管理,搞环境卫生整治时就分两个责任区,各聘一名专职保洁员负责清扫公共场所、收集每户桶装垃圾。可是,连续几次检查评比,东段责任区的保洁情况都不理想。负责这一区的保洁员老实巴交,天天都在忙,效果咋就不好呢?
这时,东段的村民说话了:“还是换一个保洁员吧,他这个人不合适。”村干部入户走访后得知,这名保洁员不爱与人交流,加上老婆有点婆婆妈妈的,爱说人闲话,与村里妇女关系不好,而搞环境卫生的主要是妇女,她们故意不配合,如一到检查时就乱扔垃圾、干部上户时说“很差”等。
顺着村民的感受,村里定位保洁员还须是宣传员、监督员,另要具备三点:有责任心,有公信力,家庭成员人缘好。要求高了,待遇也提高,分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这样既体现多劳多得,又能留得住人。
按新要求,村民推荐官天明为保洁员。此后,东段环境卫生明显改观,且与另一片区互比互学。村民都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设施、绿地景观等。
烂泥潭变迁
后杉村部前下方原有个低洼处,是后山和山下两个村民小组的猪圈、牛栏集中地。随着机械化和大量劳动力外出,牛栏空了,猪也卖了,这里成了烂泥潭,蚊蝇滋生、臭气熏天。
2013年搞环境卫生整治时,村里想把这块3亩大的烂泥潭推平填高,建个村中心公园。可入户征求意见时,却没得到村民支持,要么不肯,要么开天价。村里集体资金才10万元,买不起那个烂泥潭,只好暂时放下。“等大家感到难闻难看时再说。”李雪英说。
果然,随着村民爱美意识增强,对原见怪不怪的烂泥潭,越来越觉得刺眼、难容忍。今年4月,两个组的组长受全组村民之托找到村里,强烈要求:“找个项目把它填了吧,实在太影响村容村貌了。”村民要求做了,万事好商量,两个组长说:“大家知道村里没啥钱,每亩算50公斤谷子就行了。”
有村民的支持,村里立即请人规划设计。图纸一出来,就去跑项目、筹资金,工程动工后,运土、植绿等粗活村干部做,村民也跟着做,还顺带监督质量。
如今,烂泥潭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由文化墙、休闲凉亭和小广场、绿地、景观石组成的“农民公园”,后杉村民也有休闲、聊天的好去处了。
采访手记>>>
心存敬畏好成事
要么摘花踏绿,要么折树画墙,要么砸灯毁画,要么你捡我丢;建设美丽乡村,用一用拿钱来,动一动开天价——如此司空见惯的现象缘起何处?
一句话:“美丽”未发自内心。
感觉“被美丽了”便心生逆反,于是“你要东,我偏西”“你要建,我要钱”,不配合起来。
抱怨“好心没好报”无济于事,想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或许于事有补。后杉村美丽乡村建设为何顺风顺水?对百姓感受,心存敬畏是也。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