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成都“90后”创客 如何掘到第一桶金?

23.03.2015  11:44

  

  施华洛世奇水晶精品业务行政总裁Robert Buchbauer。

  

  罗雪(左二)和他的团队。

  在接受调查的成都90后创业者中,涉及最多的行业是O2O电商、科创和手游

  90后创客来了

  从“学渣逆袭成霸道总裁”的脸萌创始人郭列、“火箭私有化第一人”—翎客航天CEO胡振宇,到“闯入福布斯的90后极客”—堆栈科技CEO高阳……一张张年轻的面孔被贴上了极具个性化的标签。

  在成都,90后创客渐成主角,甚至有95后已开始崭露头角。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名年轻创客,在既不辜负青春又不辜负梦想的同时,他们如何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是靠家人、靠朋友、靠自己还是靠圈子?

  靠自己

  代表人物:罗宇

  年龄:24岁

  第一桶金:5万元

  简介:走之科技创始人

  今年1月,四川走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创始人是一名出生于1990年的绵阳男孩罗宇。

  他们做的是物流行业。“不是传统物流,是科技物流。”罗宇告诉记者,走之科技是一个电商物流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匹配模式,运用APP来对接货车司机和发货人,让物流变得更为直接和快捷。

  去年7月,罗宇从四川大学法律系毕业。他并未和大多数同学一样,走上律师、公务员的工作岗位,而是准备创业。罗宇将自己创业的目光瞄准电子商务领域。

  父母不支持他创业,罗宇只能拿出自己大学四年攒下的5万元,作为创业启动资金。

  说起这5万元的来历,罗宇至今都感觉自己“棒棒哒”。大二暑假,他在绵阳开办短期培训班,为中小学生补习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由于前期营销好,他的培训班招来了200多个学生。仅2个月,罗宇就赚到了近5万元。“没想到在创业之初,它真还解决了燃眉之急。”去年底,他和合伙人共同投资10余万元,注册公司开始创业。

  靠风投

  代表人物:晏子初

  年龄:24岁 第一桶金:20万元 简介:梦想帮合伙人

  最近,晏子初和他的梦想帮又火了一把。

  在“菁蓉汇”一期主体活动现场,他和团队的路演受到多个风投公司的青睐。

  今年24岁的晏子初不仅是一名创客,还是清华大学的在读博士生。2008年,成绩优秀的他被保送至同济大学,毕业后又考上清华大学的硕博学位。

  作为清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生,创新创业就是晏子初的研究方向之一。在清华学习时,他发现许多学生缺乏创业资源,于是想到众筹这一创业“痛点”。“为学生创业提供资源平台,用众筹模式帮助学生创业。”晏子初决定创建一个大学生创业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很快,这一想法得到认同。在一次聚会上,他和黄裕心一拍即合,组建团队。去年,晏子初休学一年回到成都创业。8月底,梦想帮雏形已现。

  光有想法并不够,如何找到第一桶金,让梦想帮建立起来才是关键。晏子初用了最原始也是最管用的办法——自我营销。“那段时间,见人就聊自己的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仅用了两周时间,晏子初和同伴们就从成都某券商高管处拉到了20万元的投资。他们用这笔钱建立了网站。

  线上经营和线下推广的结合,让梦想帮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就积累下了2万多名用户。“我们今年的目标是用户达到100万。

  随着用户增加,梦想帮在今年2月有了第一笔盈利。通过孵化园介绍,他们接触到了一个创业项目。梦想帮通过多种形式帮助这位“客户”寻找投资。几番辛苦后,他们获得了5万元的佣金。

  “目前,我们和传统的众筹平台还是比较相似,但抽取佣金并非我们的盈利点。我们想集聚创业者,当我们拥有10万、100万用户形成创业者圈子时,收益就远远不止这5万元了。”聊起未来,晏子初颇为自信。

(责任编辑:唐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