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跨境电商产业带座谈会在我市召开
7月20日下午,由省商务厅和市商务局共同举办的“吉林省跨境电商产业带座谈会”在我市淘宝馆召开,此次座谈会旨在深入落实巴音朝鲁书记和蒋超良省长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吉林省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国际合作,不断提高我省企业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发展处处长王崴、美洲处处长王有泉,市商务局副局长鞠铁军、副局长高闻序,阿里巴巴吉林本地化服务中心负责人魏欣、业务总监王乐,及我市各县(市)区、高新区、经开区汽配和木制品相关企业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座谈会由高闻序副局长主持,首先由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发展处王崴处长对吉林省跨境电商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主要从吉林省企业为什么发展跨境电商、跨境电商整体架构、跨境电商为企业带来的便利、企业实施跨境电商优惠政策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王崴处长表示,我省外贸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外贸主体不强、发展结构不优、重点产业出口优势匮乏。需要加大国内外优秀外贸企业招商引入力度,充分发挥吉林省地域和产品优势,建立成熟跨境电商物流通道和保税物流节点,不断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条生态圈。通过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带,可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企业开展外贸提供便捷服务。根据吉林省产业的实际情况,先期启动汽配和木业两个产业带建设,并从七个方面推出跨境电商优惠政策,分别为:入驻产业带企业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交易额度的支持和保障、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补贴、企业参与国内外重点展会的政策支持、阿里巴巴海外仓政策支持、境外营销展示中心政策支持、跨境电商人才输出。
阿里巴巴吉林本地化服务中心负责人魏欣对吉林省跨境电商产业带网上专区内容及实施方案进行了讲解。魏欣表示,吉林省有很多好的产品,在技术、研发、生产、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也比较明显,但独缺贸易优势,并通过三个事例说明了做电商产业带的重要性:温州汽配生产企业很少,但通过做汽配贸易打出了汽配品牌;江浙大量企业做木加深加工,但粗加工的产品很多是由吉林企业提供;阿里的人参买家流量过亿,卖家却集中在山东和 湖南 。因此,吉林省的企业急需转变观念,增强网络营销意识,一定要抱团出击,一起走出国门,打造吉林省跨境电商产业带。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指定的吉林省唯一直属合伙人公司,阿里巴巴国际站吉林本地化服务中心将整合多边资源,助力老工业基地转和新吉商快速崛起。具体做法是:线上,吸引吉林省企业入驻产业带,通过整合国外B2C网站需求信息等方式,为产业带企业进行流量导引;线下,阿里海外仓为产业带入住企业开放,企业直接从海外仓下单,可大大节省配送时间。同时,通过政府和阿里对企业进行补贴的方式为企业打造信用保障体系,通过代做网站、代运营、代培训等方式为企业打造生态电商服务体系。九月份,本地化服务中心将在优选40家汽配和40家木业企业入驻产业带的基础上,导入大量订单,全面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带建设。
吉林省固和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书平做了成功案例分享。该企业做笔起家,年产值达1.2个亿,去年回吉林做枪库,主要销往 美国 。李书平表示,在对外贸易中展会的作用正逐渐减弱,而跨境电商平台的销售优势正逐步显现,当前,电商平台与展会的有效组合是对外贸易的最佳选择。本企业在阿里上线仅一个月就得到第一笔订单,三个月后接到订单总计为2000多万元,预计今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李书平希望吉林省的企业能抱团成长,打造属于自己的产业带,使自己的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会议结束时,鞠铁军副局长做了总结性发言,希望与会企业能够深入领会我省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的扶持政策,全面掌握跨境电商产业带的入驻方式和运营模式,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共同打造我省优势产品的产业带,为我省对外贸易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会后,阿里本地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与意向企业进行了互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