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警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18.01.2015  02:48

记者 傅多强 王子阳

从静态封闭到动态开放,从现实社会到网络空间,从常态管控到危机处置,公安工作的条件和领域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警务理念、运行机制、作战模式已不适应,深化改革、推进警务模式和管理模式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黄关春反复强调。

为此,全省公安机关进行了两年多的不懈探索,“推动警务模式从人力密集、各自为战、被动反应向情报主导、合成作战、主动攻防转变,推动管理模式由简单粗放、侧重管制向规范精细、活力激发转变”在全省铺展开来。

派出所警力增长超过20%

省公安厅要求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把警力充实到派出所,要求新招录民警除特殊专业外原则上安排到派出所工作,同时规定了派出所警力“红线”,即派出所实有警力必须达到所属县(市)公安局总警力的40%,所属城区公安分局总警力的50%。派出所民警调转工作有3条硬杠:工作满3年,工作确实需要,先进后出、不进不出。为了拴心留人,省公安厅和各级公安机关在提拔任用、表彰奖励、经费保障等方面向派出所倾斜。近3年来,全省用于派出所建设的资金投入累计超过1亿元,省公安厅每年年终拿出500万元帮扶100个困难派出所。

目前,我省派出所警力已达1.27万人,比2012年增长21%,县(市)公安局、城区公安分局派出所警力分别达到本级总警力的43.3%和53.9%。

社区警务与群众紧密相连

我省公安机关把社区警务作为派出所基本勤务模式之一,采取民警驻社区、流动警务室、居家警务室等模式,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把更多的警力分布在社区乡村、街头巷尾。

目前,全省社区民警专职化率已达98%。社区民警在社区采集基础信息、管理实有人口、化解矛盾纠纷、组织安全防范和服务群众,不参加派出所值班执勤、群体性事件处置、大型活动安保等警务活动。同时,社区警务工作被纳入县级公安机关绩效考核,源头信息采集、重点人员管控、可防性案件预防、辖区情况熟悉率、辖区群众见警率知晓率安全感满意度等指标成为考核社区民警的重点。

专业化提升公安战斗力

省公安厅确定了“做强专业队”的“六七四”格局,即根据实战需要,重点做强6个专业队(指挥情报、刑侦、视侦、国保、技侦、网侦),市(州)公安局重点做强7个专业队(比省公安厅多特警队),县(市)公安局重点做强4个专业队(指挥情报、刑侦、视侦、治安)。

做强专业队主要从强化专业力量、专业手段和专业机制入手。3年来全省通过特殊招录形式引进96名反恐人才,一次性为县市区公安局招录90名法医。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分别开展专家型人才、拔尖型人才、骨干型人才评定工作,并建立全省公安人才基金。

目前,全省9个市(州)公安局反恐机构全部实现实战化, 8个市(州)组建了视频监控专业队,21个县级公安机关成立了视频监控管理大队,国保、禁毒、视侦、特警、技侦等警种建立起专业人才库。

信息化为现代警务提供支撑

经过两年努力,我省公安信息化实现了系统功能、应用推进和应用能力的全面突破。

目前,全省公安机关拥有的信息总量已达345亿条,同比增长13倍,并成为全国第一个所有市(州)人口信息全部与公安部实时对接的省份。全省视频监控探头总量突破55万个,在全国率先完成省市县三级联网,农村视频监控系统覆盖点位完成50%以上。全省公安机关95%以上案件、80%以上公安行政审批项目实现全程网上流转,运用信息化手段破案达到破案总数的80%以上。

合成作战提升实战水平

传统警务模式下,警种、部门习惯各自为战,协作配合意识不强、机制不畅,严重制约了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而随着合成作战室在市、县公安机关广泛建立,上述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合成作战室将各相关警种的人员、信息、专业手段集中到同一平台,从而实现同步上案、协同作战。

目前,长春市公安局有26家单位进驻合成作战室,划分为指挥调度、牵头作战、作战、技术保障等4个类别。通化市公安局自主研发了合成作战工作平台,一旦发生重大案(事)件,多个部门迅速整合数据,研判追踪。珲春市公安局建立了“24小时重点跟听”合成作战机制,后台资源主动介入重点接报警情,实现了“情指联动”。

在全省公安系统的大力推进下,我省警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有力促进了工作效能全面提升,实现了刑事案件、命案、群体访、交通事故发生数量连续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逐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