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新闻发布会召开
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香港大公报、吉林电视台、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日报、新华网等17家媒体的20余名记者参会。
2013年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161.93亿元,该评估的出炉标志着吉林省湿地生态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自然生态系统,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基因库”“鸟类乐园”,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是重要的生命支撑系统。我省湿地总面积为170.0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08%。2014年吉林省首次开展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研究,以2013年为评价基准年,历时近3年时间反复调查论证得出2013年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161.93亿元,每公顷湿地提供的平均价值为每年12.71万元。
吉林省湿地类型分为4大类,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根据此次公布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示,全省河流湿地总价值为428.26亿元,湖泊湿地总价值为422.94亿元,沼泽湿地总价值为808.66亿元,人工湿地(不含水稻田)总价值为502.07亿元。
吉林省湿地有四个方面12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四个方面主要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12种功能中,以蓄水调节、生物多样性和水质净化为主,其价值贡献率分别为41.66%、17.75%和7.97% 。其中,湿地蓄水调节总价值为每年900.59亿元,生物多样性总价值为每年383.81亿元,水质净化总价值为每年172.21亿元。
据悉,吉林省已建立26个自然保护区和32个湿地公园,使43%的天然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此次对湿地生态服务的价值进行评估,对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吉林省湿地的地位和作用,强化湿地资源的保护与修复,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华社记者问:能否介绍省林业厅在湿地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副厅长孙光芝回答说: 首先是明确机构职能,我们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在此基础上,一是于2011年正式颁布实施了《吉林省湿地保护条例》。二是组织编制了全省第一个湿地保护十年规划。三是加强了湿地保护体系建设,共建立湿地保护区26个,湿地公园32个。四是开展了一系列重点工程建设,重要湿地生态补水、退耕还湿、生态效益补偿、生态移民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五是加大了宣传力度,提高了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通过采取以上各项措施,湿地保护与修复成效显著。例如,莫莫格湿地鸟类种类比建保护区时增加100种,增长近50%,白鹤停歇数量由2000年以前的500多只增加到最高年份的3800多只,停歇时间和种群数量都堪称世界之最。向海湿地补水后引来了大批的候鸟,仅小天鹅数量就达600多只。多年不见踪迹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又重现于白河、大蒲柴河和漫江等地,数量多达500多只。梅河口磨盘湖的白鹭、苍鹭数量达万只,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吉林省湿地中符合鸟类觅食条件的栖息地面积明显增加,有效保护了亚洲东部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保护濒危鸟类中的重要地位。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发挥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作用,依赖湿地生存的613种湿地植物和295种湿地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
吉林日报记者问:刚才厅长提到了湿地是地球之肾,能否请专家用通俗的语言对湿地的概念进行解释?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秋回答: 湿地是指天然的、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带,带有静止的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括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也就是说,江河、湖泊、沼泽、滩涂、水库和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都属于湿地的范畴。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密集的场所之一,为人类提供了洁净的饮用水和丰富的食物,是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湿地既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也是我们生态安全的重要保证。(赵冷冰 吴林锡摄影报道)
新闻发布会会场
吉林省林业厅副厅长孙光芝介绍了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处处长杨红军主持新闻发布会
中国林科院湿地所、博士张曼胤回答记者提问
吉林省林科院院长张建秋回答记者提问
吉林省湿地办副主任刘壮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会场
新闻发布会会场
沼泽湿地
河流湿地
湖泊湿地
人工湿地
吉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
湿地的服务功能
吉林湿地主要服功能占比
吉林湿地四类服务功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