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成果丰硕

28.10.2019  11:31

  “吉林省东部冷凉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是国家人社部立项,吉林省人社厅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承办的2019年度“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项目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资环所曹铁华等留学回国博士组成科研团队,围绕吉林省东部低温冷凉生育期短、秸秆覆盖春季地温低、散墒慢、播期晚以及早熟或极早熟玉米品种为主限制产量和效益提高的实际问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与扶智扶贫相结合,踊跃投身农业产业的主战场,助力打赢吉林省脱贫攻坚战,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一次行动计划。

  计划实施之初,吉林省人社厅会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7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博士组成科技指导小组,敦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5位技术推广人员组成技术推广小组,敦化市翰章乡田园专业农场和鸿发农场以及裕山村村集体组成技术示范主体,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宣传中心成立计划宣传组。实施方案制定了长期计划和集中行动计划,集中行动计划成立了由吉林省人社厅副厅长张立福和执行单位吉林省农科院副书记高显彬,人事处处长梅冬林等组成的领导小组。

  按照实施方案,2019年3月26-27日,在敦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举办了关于玉米高产栽培、秸秆还田、病虫害防治、合理施肥及可降解地膜覆盖等技术培训会,请吉林省农科院和吉林农业大学的7位相关专家做了报告,与会技术推广人员和种植大户等参观了鸿发农场的机械展示。

 

  

  7月1日-3日执行了集中行动计划,7月2日8:30召开了2019年海外赤子为国服务敦化行开幕式,期间吉林省人社厅、吉林省农科院、敦化市政府、人社局、农业局的领导以及吉林省农科院的海外留学代表120余人参加了会议,开幕式上敦化市领导、吉林省农科院领导、项目负责人、吉林省人社厅领导分别做了讲话和项目执行情况汇报,敦化市人民政府与吉林省农科院签订了“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协议”;9:20与会的全体人员在敦化市陈翰章烈士陵园进行了红色教育活动,海外留学人员代表发出了“传承红色基因,海外赤子报效祖国”倡议书;10:10—16:30在项目执行区翰章乡大兴村、沙河沿镇裕山村和鸿发农场进行了现场讲解与观摩,全体人员对本次项目的执行情况和效果都给与了高度评价,省市媒体对本次行动计划也进行了跟踪报道。7月3日上午,针对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质化综合利用问题请相关4位专家对省农科院科研人员、敦化市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人员及种植户等进行了集中培训。

 

 

 

  

  本次计划围绕吉林省东部低温冷凉生育期短、春季地温低、散墒慢、播期晚以及早熟玉米品种等限制产量和效益提高的实际问题,结合敦化市大兴村(省级贫困)和裕山村(国家级贫困)的扶贫工作,海外回国人员通过前期低温冷凉区玉米耐冷品种、播期、密度、种植方式、还田模式及配套机械等关键技术研究,在秸秆全量还田的基础上构建了2套针对吉林省冷凉区玉米稳产、高产技术模式,一是秋季秸秆深翻或粉耙还田,在增加土壤肥力同时,促进春季散墒和地温快速回升,实现早熟抗逆品种播种期前移,可延长生育期的“秸秆粉耙或深翻还田的玉米耐冷稳产技术模式”;二是在秸秆深翻还田基础上引进可降解地膜覆盖,进一步增加地温和播期前移,实现早熟品种高产和中熟品种越区种植的“玉米降解地膜覆盖耐冷丰产高效技术模式”。“秸秆粉耙或深翻还田的玉米耐冷稳产技术模式”在鸿发农场共执行400公顷,“玉米降解地膜覆盖耐冷丰产高效技术模式”在翰章乡大兴村和沙河沿镇裕山村共执行近120公顷。2019年10月11日由省人社厅和省农科院组织专家对“玉米降解地膜覆盖耐冷丰产高效技术模式”进行了现场测产(大兴村、裕山村),两个现场测产结果表明公顷产量可达13242公斤,比农户增产29.4%,按照标准水玉米1.6元/公斤计算,扣除1160元/公顷地膜成本,公顷可增收5069元,120公顷可增收60余万元。

 

 

  通过本次海外赤子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很好地展示了秸秆综合利用之一的秸秆全量还田,使改善土壤的结构特征,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成为可能,为冷凉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效的技术途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品种、密度、施肥、可降解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的集成进一步提高了产量和品质,经济效益也有很大提高,这对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增收,促进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也激发了海外留学回国人员报效祖国的热情,为深入生产第一线助推乡村振兴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专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