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共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
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访中共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君正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
王辉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南 王小霞 王有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正处于攻坚阶段。东北振兴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进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位于东北三省中心区域的吉林省长春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实施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探索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发展之路。
在经济新常态、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断崖式下滑”的背景下,长春经济交出了一份逆势上行的成绩单: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28.5亿元,同比增长7.8%。今年前三季度,长春交出的答卷更加亮丽:GDP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2%……
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1311个,超过去年全年总和,工业用地出让增长82%,工业用电量增长5.7%。预计认定高新技术和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分别是去年的2.7倍和3.9倍等指标,显示出长春经济后劲更足。数据之外,“电视问政”“暖流计划”“旧城改造提升”“伊通河综合治理”,等等,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让老百姓感觉到政府推动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决心。
新时代是新征程,要有新气象新作为。长春转型突围、经济奋力上扬的清晰路线是如何形成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长春如何以“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责任担当,迈出转型发展的坚实步伐,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让十九大精神在长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长春调研期间,独家专访了中共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
“长春经济总体形势不错,今年前三季度GDP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速度。明年,长春的经济仍然面临良好发展机遇。”
在新一轮东北振兴中,长春经济的逆势回暖体现了“长春速度”。
今年前三季度,长春GDP完成4262.9亿元,同比增长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1个和2.3个百分点,居东北四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首位,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超过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46.8亿元,增长9.3%,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增幅位居东北四市前列。从发展趋势来看,长春已率先回到了合理增长区间,经济的良好增长势头已经形成。
作为全国知名的“汽车城”,长春经济企稳回暖的原因首先来自于产业结构调整。
“过去大家形象地讲长春经济,‘一汽打喷嚏,长春就感冒’。这实际上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指出的工业‘一柱擎天’和结构单一的‘二人转’问题。”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长春下大力气进行结构调整,在不断做大做强汽车、农产品加工两个千亿级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长春市正在打造6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先进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及医药健康、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大数据产业。长春计划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占比要由现在的17.1%提高到26%以上。
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同时,注重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新兴产业培育,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促进经济增长最直接的动力。
数据显示,近两年,长春高度重视招商引资,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2016年全市落实亿元以上项目115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59亿元,比沈阳和大连加起来还多1000亿元。今年,长春在去年打下的良好基础上继续滚动推进项目建设,截至10月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完成5124亿元,同比增长11.5%,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311个,已超越去年全年总数。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业,有了这些产业项目的落地,长春未来经济的发展就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王君正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实践中,长春的体会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抓手。长春必须牢牢抓住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坚持优化一产、抓牢二产、提升三产,构建更富活力、更具效率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为了让经济发展更有后劲,长春在创新驱动方面大做文章,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引领,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的创业创新热情得到了空前激发。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采访时看到,这家“小巨人”企业在LED技术领域申请专利78项,5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7项,其中3项获中国优秀专利奖,公司生产的超大LED显示屏已远销俄罗斯等国家,开创了国内超大LED显示屏关键技术产品出口的先河。
据了解,像希达电子这样的“小巨人”企业长春已有665家,很多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已成为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甚至国际领先。创新驱动使得长春民营经济活力不断释放,全市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户数始终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得到充分释放。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成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动力。
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让长春经济在企稳向好的基础上,质量更加向好。
地方财政收入的数据最直观:去年长春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今年1~10月,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78.8亿元,税收收入占比达到74.6%,充分说明长春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在不断提升;今年1~11月,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7%,工业用地出让量同比增长82%,为长春工业投资及产业发展奠定了厚实基础。
“当前来看,长春经济的总体形势不错,今年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速度。未来长春经济发展面临更多机遇,努力做到经济发展当前有活力、未来有潜力。”王君正说,在积极探索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路上,要真正起到“打先锋、站排头”的作用。
深化改革 激发“长春活力”
“长春市共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涉及679项,市本级非行政许可为‘零审批’。过去,长春完成一项审批需要302个工作日,现在已经压缩到51个工作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营造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政策环境。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强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靠深化改革,要坚决破除体制性障碍,把老工业基地蕴藏的活力激发出来,释放出来。
如何改、怎么破?怎样激发、释放活力?长春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华为云计算中心引进落地长春新区只用了26天时间,创下了华为在全国30个基地中最快的速度。
政务环境是地方发展最重要的软环境。“长春市始终高度重视政府职能转变。我到长春工作之后反复强调,老工业基地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重点在于‘补短板’,其中之一就是补软环境建设的短板。”王君正说,长春要用实际行动打破“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两年,长春市简化了政府行政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硬”治“软”,在“一门式、一张网”政务服务综合改革1.0版主体任务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全面推开“N证联办”“一网管审批”等2.0版新模式。
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服务,激发了经济活力。继华为之后,浪潮、科大讯飞等大企业来了;长春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东北地区首个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首家民营银行相继落位长春。数据显示,长春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和民营企业户数预计均增长20%以上,改革的力度和成效不断展现。
“到目前为止,长春市共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涉及679项,市本级非行政许可为‘零审批’,过去长春完成一项审批需要302个工作日,现在已经按照规定缩短到51个工作日。”王君正告诉记者,长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在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方面,长春市一方面积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按照“非禁即入”和“非禁即准”原则,着力破解阻碍民营经济公平参与竞争的壁垒;另一方面积极健全要素市场体系,逐步构建统一的市场交易平台、机制和规则,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使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截至11月末,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68.7万户,同比增长18.4%。其中,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3.6万户,同比增长24.51%,相当于每天诞生市场主体589户。
在深化改革、提升效率、转变政府职能方面,长春还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2016年之初,一场以“抢抓机遇、创新发展”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如春风浩荡,冲击旧有的思想藩篱,促进解放思想,为长春新一轮振兴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电视问政”活动应运而生。
“成缘路从杂乱到整洁的变化确实让我惊讶。长春高新区对问题处理的力度大、速度快、效果好,现在我非常满意……”在“电视问政”首期直播活动中,连用三个“不满意”质问负责官员的“不满意大爷”刘锦辉,几天后来到长春高新区成缘路垃圾转运场,当看到原本堆积在道路上的建筑垃圾已完全清除,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
从改善市容环境到拆除违法建筑,从伊通河综合治理到城市供暖,从食品安全到农村民生……一年间,长春“电视问政”明察暗访、亮丑揭短。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21个单位、28名领导干部接受现场问政,共接收群众反映的各类问政线索5466件。
“随着政务改革和‘电视问政’的推出,干部风气、士气变了,愿意干事儿、也能干事儿的氛围很浓。”这是记者在东北采访期间听到最多的话。不少人反映,通过深化改革,不仅激发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民间投资的活力,更激发了长春干部群众勇于进取的士气。这是长春经济振兴发展的底气。
扩大开放 打开“长春视野”
“把长春建设成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不仅对新一轮振兴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更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需要。”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开启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机遇之窗”。
长春地处东北亚区域地理几何中心,是“一带一路”北线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长吉图开发开放的龙头城市和哈长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在东北振兴中具有“中间连通、腹地广阔,中间突破、全盘皆活”的作用。
王君正告诉记者:“我们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立足吉林看长春,放眼全国看长春,走向世界看长春。把长春建设成为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是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选择,也是促进长春参与区域竞争、集聚资源要素、抢占发展先机、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抓手。”
在长春加快开放的进程中,“长满欧”班列架起了“一带一路”亚欧新桥梁。
在长春国际陆港的拼装箱区,产自东北亚地区的电子产品、纺织品装满了数十个标准集装箱,等待发往欧洲;铁轨旁的集货区,刚刚卸下的来自欧洲的集装箱装满了汽车零部件和板材。
“长满欧”班列由吉林省长春市始发,经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途经俄罗斯等国,终点到达德国施瓦茨海德。线路全程约9800公里,单程运行时间为14天,比海运节省了20多天。
“从去年开始,业务量爆增。”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长满欧”专列承运进出口货物多达25058标箱,承运货值近9亿美元。
长春通过加快建设“三大通道”,即联通欧洲与东北亚的国际陆路运输通道、连接北冰洋航线的北向海上新通道以及连接印度洋航线的南向海上运输通道,将积极融入国际经济发展大格局,最终实现向自由贸易区过渡的目标。
在王君正看来,长春要以新思路、新举措发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和水平。
改善民生 打造“幸福长春”
“从百姓呼声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入手,把一桩桩、一件件好事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把长春建设成为一座本地人自豪、外地人羡慕的宜业宜居城市。”
2017年12月7日,“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结果在北京揭晓,长春第十次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同时荣获“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人民获得感案例奖”。长春经济逆势回暖,生态环境、城市面貌也在不断改善。
天下之大,民生为最。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强调,“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长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建设幸福长春行动计划”确定的100件民生实事,加大民生工作力度,建设绿色、发展、包容、共享城市,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之前这地方,下雨下雪出行很不方便。现在一改造,环境变美了、出行也更方便了。”家住长春市省一建宿舍的居民感慨地说,原来的省一建宿舍是两排平房,房子旧、周边环境也不好,现在通过旧城改造,两排平房之间的窄土路变成了方砖路;临街路面平整干净,还划上了一些停车位,生活环境更舒适了。
“长春坚持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实施‘双核带动’战略,一方面加快建设新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打造城市新的增长极;另一方面抓好旧城改造提升,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王君正告诉记者,长春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观,先民生、后生产”的原则,全面启动实施了旧城改造提升工程,整个工程覆盖三环以内166平方公里、惠及200余万居民,现在老城区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伊通河是穿越长春市区的“母亲河”,见证着这座城市四百年的历史。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水体黑臭问题突出,成了远近闻名的臭水沟,群众形象地将其称为长春的“龙须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长春全面启动实施了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系统解决流域内的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问题。目前,伊通河治理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工,沿河带状绿地新增400公顷,水清、岸绿、乐活的景观带显现雏形,绿色宜居的生态轴初步构建。
为了提升城市要素保障水平,长春还对水电气热等供应配套基础设施进行系统改造,超额完成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目标,大力开展轨道交通建设。地铁1号线于今年6月30日实现载客运营,2号线预计2018年年底通车,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正在积极谋划中。围绕大气污染治理,狠抓秸秆禁烧,推动了控煤、控尘、控车、控工业污染和控新建项目污染“五控”治理,空气质量也明显好转。
“长春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实现经济发达、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王君正说,坚持把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老百姓呼声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入手,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当做党委政府大事来做,把一桩桩、一件件好事实事办到百姓的心坎上。“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一座本地人自豪、外地人羡慕的宜业宜居城市形象初步显现,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