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筑大学在包保帮扶贫困村工作成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23.03.2017  13:38

  近日,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对吉林建筑大学2016年度包保帮扶贫困村工作成效考评得分和等次评定结果的情况反馈》。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根据《省直部门(单位)包保帮扶贫困村工作成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从落实帮扶责任、采取帮扶措施、取得帮扶实效、贫困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成效考评,吉林建筑大学被评为优秀等次。   2016年吉林建筑大学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优势,立足实际,精准帮扶,扎实推进学校包保的延边州龙井市东盛涌镇勇成村和石井村脱贫工作,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地调研,摸清底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吉林建筑大学党委高度重视脱贫帮扶工作,将其作为全年重点工作任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崔征同志和校长戴昕同志为组长的“脱贫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工作机构,制定了《吉林建筑大学脱贫帮扶工作实施意见》,确定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任务。2016年4月,吉林建筑大学党委精心选派校团委副书记周佳、建筑与规划学院副教授林铓两名优秀青年干部分别到两个包保村任“第一书记”,进一步增强扶贫工作力量。   为摸清包保村贫困情况,吉林建筑大学党政领导带头,多次深入包保村实地调研摸底。2016年,吉林建筑大学党政主要领导带队赴包保村实地调研2次,相关校领导及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赴包保村实地调研、包保村镇干部及市级包保部门互访交流、节日慰问活动10余次,吉林建筑大学各级党政干部及大学生志愿者入村帮扶83人次,累计走访163户贫困户家庭,详细了解两村的人口、经济、贫困现状等实际情况。通过座谈交流和实地调研,摸清了包保村贫困问题的“症结点”:从村集体经济情况看,主要是自然资源匮乏、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机械设施缺乏、严重缺少劳动力、无集体经济、思想保守等原因造成的;从贫困户个体情况看,主要是由于患病、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缺少资金等原因造成的。通过深入调研和座谈,找准了致贫病根。   精准扶贫,多措并举。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吉林建筑大学多次召开党委常委会议和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脱贫帮扶工作,积极推进多项帮扶举措。一是学校召开扶贫工作动员推进会。明确了帮扶任务,组织完成了“精准扶贫、奉献爱心”捐款活动,学校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委号召,共计捐款21.4万元。二是全面落实帮扶责任。学校党委将全部20个基层党委、总支作为帮扶工作责任单位,各基层党委、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将163户贫困户逐一对接到党员干部。三是创新帮扶对接机制。由于两个包保村的贫困户均为朝鲜族,且多数为留守老人,不会说汉语,在对接过程中难以有效沟通,吉林建筑大学与市级包保单位协同配合,采取了“省市联动”的对接方式,即:所有贫困户由市级包保责任人和学校包保责任人共同包保,建立双责任人台账,通过省市包保责任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充分了解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共同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四是积极协调引进有关扶贫项目。吉林建筑大学积极协调省扶贫办、住建厅、交通厅、团省委等部门,在科技农业、电子商务、文物保护、文化旅游宣传等方面为包保村镇创造条件。2016年协调帮扶项目3个,分别是“历史文化名村”申报、“延边州级魅力乡村”评选、团省委“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项目。五是重点实施“三项帮扶措施”。针对村里可建设开发用地稀少的现状,学校结合土木建筑等学科优势,为勇成村和石井村编制村镇规划,促进当地产业升级,提升资源开发效益;针对包保村严重缺少劳动力的现状,从扶持农业机械产业入手,支持成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针对村里贫困人口较多,且多为年老体弱丧失劳动力的现状,学校推进两个村以土地集约化经营,即“党支部+专业农场+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   授人以渔,成效显著。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持,投入资金找准项目,把学校资源与贫困村群众的实际需求对接,逐步探索出一条精准扶贫路,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依托学校智力资源优势,以“扶智”助力脱贫。组织师生开展落实了赴贫困村实地勘察测量、无人机航拍图、拍摄“魅力勇成、美丽乡村”的宣传片、建立微信公众号等一系列工作,启动了编制贫困村村域规划,为下一步制定村镇发展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规划、农村河塘综合整治规划、环境卫生治理规划等方案奠定了基础。通过近一年来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的建设方面的努力,2016年10月,勇成村被评为延边州魅力乡村。勇成、石井两个村都建设了标准化的村级组织服务站、文化广场、卫生计生室和能安全饮用的自来水。路灯、有线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部覆盖。道路、水利电网、厕所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二是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贫困村“造血”能力。按照“产业到村、扶持到户”原则,以产业化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学校利用专项扶贫资金为勇成村和石井村注资200万元,利用教职工爱心捐款12万元为所有贫困户提供入社股金,建立了“龙井市勇石校地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已于今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并取得明显成效,其产出效益以为贫困户投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形式切实增加贫困户收益。三是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显著上升,减贫工作见成效。通过建立农机服务社等项目带动,勇成村的村集体收入由2015年的7.5万元增加到14.2万元,增幅89%。勇成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收1080元(包含勇石校地农机服务社入股股金500元);石井村的村集体收入由2015年的7.3万元增加到14万元,增幅92%。石井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收850元(包含勇石校地农机服务社入股股金500元)。2016年,学校包保的石井村和勇成村共实现245人脱贫,脱贫率100%,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计划任务。   校地携手,合作共赢。吉林建筑大学在积极推进包保村脱贫帮扶工作的基础上,注重将扶贫工作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延伸。2016年12月,吉林建筑大学与龙井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校地合作框架协议,以学校智力资源优势为依托,与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强在人才、科研、产学研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进包保村所在地龙井市东盛涌镇“国家级特色小镇”建设,为龙井市智新镇明东村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村”做好前期规划等工作,以此作为扶贫工作的延伸,深化校地合作,进一步促进和服务地方文化等相关产业发展。

 

作者: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