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要为养犬立法 草案中哪些规定最受关注?
座谈会上,代表对《条例》草案发表意见。新文化报 李洪洲 摄
新闻回放: 为了进一步规范养犬人及养犬行为,近日, 吉林 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北华大学法学院和吉林保民律师事务所分别起草《吉林市城区养犬管理条例》草案,这种委托第三方起草法规的情况,是吉林市享有并实施地方立法权近30年来的首次。 详情》
为了让《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第一稿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使《条例》草案更加公正客观、贴近民意,17日上午,吉林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人员在船营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据吉林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处处长钟耀刚介绍,参加此次座谈会的人员涉及人大代表、公安派出所、城管执法大队、街道办事处、物业企业、养犬人士和非养犬人士等。座谈会开始前,他们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第一稿文字材料发给每名参会人员,希望大家对里面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焦点一:收费问题
《条例》草案第二十二条:养犬管理服务费由养犬人在养犬管理机构养犬登记和年检时缴纳。犬只登记时每只犬300元,年检时每只犬100元。
第一个发言者任先生是一名法律工作者。“我觉得管理费用应该收取,但费用不宜过高,如果可以的话,财政部门最好多承担一些,减轻百姓的费用,但处罚力度可以加大,如果违规,应该严厉查处,做到宽严并济。”任先生的话,得到多名与会人员赞同。
养犬人代表张女士也表示,《条例》草案中的收费有点高。“如果登记时100元,年检50元,我觉得比较容易接受。”
参会的一位民警代表也表示,他们日常工作中经常涉及的犬类问题大体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犬吠扰民,另一个是老人、孩子受到惊吓。“犬吠扰民问题,有相关法律规定。可第二个问题,却让我们很头疼,因为这种间接造成的伤害很难界定。”他认为费用应该降低,甚至可以免费, “犬类登记是最关键的,一旦出现犬类伤人事件,警方可以通过登记信息,及时找到狗主人,但如果因为登记费用过高,养犬人不去登记,出现类似问题,则无从查找。”
但《条例》草案第十六条规定,养犬管理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在当日予以登记,对犬只植入电子标识,发放《养犬登记证》和犬牌。
对于登记产生的费用,大家虽看法不一,但一致认为,应该只收成本费。
焦点二:养犬场所
《条例》草案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对禁止携犬进入的区域进行了规定。其中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禁止携犬进入人员密集的教育场所、医疗场所、商业经营场所和公众文体活动场所。此规定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大型广场上能不能养犬,我认为不太好界定,甚至容易增加相对人的矛盾。”任先生说,如果出门遛狗时,正巧经过公园或广场,恰巧遇到执法人员,那样的话,容易产生纠纷。
一名市民代表也表示,吉林市有许多早市和夜市,不仅人员密集,而且有许多买食品的摊位,而这些地方也是遛狗的密集场所,犬类排泄物可能会对食物造成污染。
一名物业公司代表也提出自己的疑惑:“能否在小区里规划一个统一的地点,作为犬类的‘公厕’?这样的话,可以便于遛狗场所管理和排泄物的处理。”对于这一点,钟耀刚表示,由于犬类有“领地”意识,留下自己的排泄物表示“领地”,所以很少有犬类能够在同一地点排泄,另外,遛狗时间都是根据养犬人设定的,这也因人而异。
一名民警代表也提出,《条例》草案在这方面规定的比较笼统,希望能像现行的《吉林市犬类管理办法》一样,对遛狗场所进行细化规范。
焦点三:关于导盲、扶助犬 是否仅限残疾人?
《条例》草案第十六条中,对于办理养犬登记有一项规定,饲养导盲犬、扶助犬的,应当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我觉得饲养导盲犬、扶助犬的,不应该只限定是持证的残疾人,许多孤寡老人,或者患有一些疾病的年轻人也同样有这方面的需求。”市民姜先生说,他身边有一位邻居是一名独居老人,饲养了一只导盲犬,由于受过专业训练,这条狗虽然体型很大,但并不扰民,因此,希望《条例》能对限制条件放宽。
对此,多名代表表示赞同,一名代表提建议,可以扩大到一定年龄的老人,或者规定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饲养的条件。
焦点四:能否将执行流程细化?
《条例》草案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是行政处罚方面的内容,涉及20项违法《条例》规定时要进行的处罚。对此,一名民警坦言,虽然《条例》明确规定了许多罚款内容,但实际的执法过程中,罚款工作进行。他提出:“每个问题都应该有执行的法律依据,明确责任,如果可以的话,能否与诚信体系挂钩?”他认为,有了诚信体系的约束,也许会让养犬人更加自律。
此外,城管执法大队的代表也提出,《条例》草案中对他们的职责规定的比较笼统,也希望《条例》能进一步细化,让他们有明确的工作流程,更加有法可依。对此,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也表示,希望细化执行流程,避免纠纷。
经过两个小时的热烈讨论,与会代表还提出烈性犬只、大型犬的认定,收容犬只的流程,死亡犬只无害化处理等方面的意见。钟耀刚表示,感谢大家提出的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他们会将大家的意见仔细研究,进一步修改、完善到《条例》草案中,也希望更多人对《条例》草案的修改、制定,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新文化报(李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