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桥通车 两“兄弟”正式开始服役
11月2日19时,吉林大桥建成通车
吉林大桥重建项目开始施工
工人们在抓紧时间施工
昼夜施工
已通车的吉林大桥
即将通车,工人们正在做最后的努力
6月25日,大部分桥墩的地基基本完成
休息了四个多月,2日19时9分许,吉林大桥两兄弟开始服役啦。随着吉林大桥的开通,老桥上响起了鞭炮,庆祝大桥通车。其上下游此前高峰时段限号行驶的临江门大桥和江湾大桥立即解除了交通管制。
新的吉林大桥分落在老桥东西两侧,各有4车道,都是单向通行,通行方向相反。据吉林市交管支队负责人介绍,新桥限速60公里,单向行驶可最大流量地疏解江城环岛的车流压力。
“吉林大桥老桥部分,连接松花江两岸近70年,是吉林市第一座真正意义的桥梁,可谓吉林市所有桥梁的鼻祖。”吉林市资深历史学者、政协文史研究员皮福生说,从1936年,日本人为了战争开始修桥,辗转多次停工,最终于1943年9月15日正式建成通车。
起初大桥设计荷载等级较低,随着城市发展,车辆日渐增多,大桥因不堪重负出现各种“毛病”。
今年6月中旬,吉林大桥老桥10号至12号墩之间桥面出现变形、裂纹。吉林大桥开始休“病假”,正式进入改造期。
四个多月的时间,修桥工人起早贪黑赶工程,每天平均只能休息5个小时。最忙的时候,甚至两班倒,24小时不停劳作。
多少个夜晚,整座城市都睡下了,只有桥头还会传来“叮叮当当”清脆的修桥声。在几百名工人连天连夜的努力下,大桥本身,也从起初的一个主桥,变成如今的“三兄弟并驾齐驱”。
两位年轻的“兄弟”初出茅庐,彰显着年轻的气息。桥上分别施划了单向4条车道,其中3条为机动车道、1条为非机动车道。两种车道中间,有防护栏,这是过去老桥没有的。相比之下,中间的“老大哥”越发沉稳起来,如今已被封闭,不再通车。两兄弟守护在老桥两侧,分担着承载过江车辆、人群的重责。
东、西两幅新桥桥面上,新增了交管部门施划的交通标线。人行道上还增设了盲道、伸缩缝等新设施。中铁大桥局技术员介绍,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桥体结构会出现热胀冷缩现象,伸缩缝属于近年来才成熟的建桥技术,可以来回移动,增加了大桥的使用寿命。
吉林市市政公用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幅新桥设置为五连孔桥,与老桥桥墩对齐。主跨采用钢箱梁,其他跨采用小箱梁与钢桁拱组合断面。主跨外侧布置装饰钢桁拱,与引桥风格一致。桥墩采用连拱门型墩,与纵向桥侧钢桁拱相呼应。桥台则采用U台,与堤防衔接。桥墩桥台下设承台,承台下为钻孔桩基础。
该工作人员称,两幅新桥宽17.5米,其中机动车道宽11米,非机动车道宽3米,人行道和其他辅助设施共宽3.5米。两幅新桥间净距35米。工程北起松江路江城广场,向南跨越北大堤、松花江、南大堤、滨江路地道后,合并为整幅路接吉林大街,改造道路全长847米。
“考虑交通压力和市民对大桥通车的盼望,市政公用局与施工单位科学调整施工计划,尽量缩短工期,最终历时199天,提前完成大桥主体工程建设任务。”该负责人说,剩余部分收尾工程,将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继续施工,预计明年春季可全部完工。
据吉林市公安交管支队支队长洪岩介绍,今后,桥下将建设行人过街通道,目前该项目还没有竣工,因此行人白天过马路,靠交警指挥,夜晚则需要司机朋友小心驾驶,行人和车辆要相互体谅。一旦桥下通道建成,则解决了行人过街的问题。
洪岩还说,随着大桥的开通,目前,临江门大桥和江湾大桥的限号已经取消,今后市民朋友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出行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