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过万元
今年56岁的吉林省村民于海波有一个三口之家,采用科学种田模式,2014年他的家庭收入接近20万元。“虽然村里像我们家收入这么高的还不多,但是七八成村民年收入都能一万多。”谈起自己的收入,于海波的语气微微透着自豪。
来自吉林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吉林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80元,同比增长10.2%,首次超过万元。2009年,吉林农民人均纯收入仅5000多元。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专家认为,吉林农民增收有三个“法宝”。
科学种粮、科学经营是农民增收的法宝之一。作为蛟河市前进乡供销社主任,于海波承包了10垧地种植甜粘玉米,采用科学种田扣地膜方式,每垧地可以增产1万棒左右。他还带动了周围群众种植粘玉米100多垧地,帮助引导农民致富增收。在吉林省农民致富的过程中,像于海波这样的带头人并不少见。
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综合处副处长郎利锋介绍说,近几年吉林省粮食产量平稳,且价格稳中看涨。包括粮食、特色产业等在内的农民经营性收入2014年人均增长350元。
而规模种植经济作物、特色产业作物正是吉林农民增收的第二个法宝。在吉林市永吉县,农民邵连清在停耕还林的土地上种植了葡萄、白榆、云杉等。“种玉米省事儿,但两垧地一年也只能赚两万多元。同样的地种苗木,每年能赚二十多万!”
在蛟河市,2014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为9019元,其中粮食收入占44.6%,黑木耳、晒烟等特色产业收入占比37.1%。永吉县农民吴金和还成立了金和绿化苗木合作社,给农民一公顷林地的承包费就有三、四千元,农民财产性收入也在增加。
而在农业大省稳步开展的新型城镇化,给老工业基地三次产业联动带来了新契机,也给农村居民带来了增收的第三个法宝。郎利锋说:“2014年吉林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幅610元,增量最大。城镇化一方面带来农民向城镇转移就业,一方面创造了更多就地就近务工的机会。”
依托中国-新加坡吉林食品区的产业建设,在位于吉林市永吉县岔路河镇的恒成号村,“只要拿锹不睡着,就能在工地赚钱”。村委书记吕秀山对记者说,目前村里在食品区建筑工地打工的有五六百人,占劳动力的一半以上。仅打工这一项,一年人均增收就有三四千元。
统计显示,2014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706.56亿斤,继续位居全国第4位,粮食单产保持全国首位。2015年,吉林省将继续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统筹起来。建设新型城镇,推进人的城镇化,吸引人,留住人,让人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