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流金起欢歌——2014吉林农业农村工作回眸
这是一片流金的黑土。这是一片沸腾的黑土。
丰收!增收!回眸2014,吉林这个农业大省因“农”而流光溢彩。
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省农业农村工作取得重大突破,面对新常态交出了浓墨重彩的新答卷。
成绩得之不易。克服春季低温、夏秋干旱等不利因素,2014年我省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达到706.56亿斤,连续两年稳定在700亿斤的高水平。吉林农业为国家作出了贡献,为自己争得了荣誉。
发展后劲十足。2014年我省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十五连增”,首次超过万元,达到10780元。我省农业农村工作再发展信心十足、底气十足。
斑斓壮阔的黑土地上,丰收是最动人的欢歌。
犹如那激荡人心的交响,2014年的吉林农业历经波澜,丰收来之不易。粮食总产全国第四、单产全国第一,吉林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不断挖掘新潜力,“天下粮仓”稳如泰山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样的丰收场景当真来之不易。
春播后低温多雨,七八月份遭遇“掐脖旱”,九台市纪家镇太平村的张凤财对2014年的丰收直呼“幸运”。张凤财是村里的农机大户,他的合作社拥有50多台农机、农户300户,流转土地400多公顷。“这种情况下每公顷玉米产量还是达到了2.1万斤。”张凤财觉得这是个值得炫耀的成绩。
榆树市五棵树镇合发村农民李军去年种了30多公顷玉米,秋收后他家2000多平方米的大院子堆满了玉米穗,像一座座连绵的金色山丘。“苞米长得特别好,公顷产量在2.4万斤以上。”李军格外高兴。
丰收的喜悦,弥漫在吉林大地上。
2014年我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总量的5.82%,继续位居全国第4位。我省粮食单产达到每亩941.96斤,比全国平均水平的每亩718斤高出223.96斤,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的领先位置。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501.1万亩,比上年增加316.2万亩,同比增长4.4%,由上年的全国第10位晋升为第9位。
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果实,依靠的是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巨大支持、农业科技的有力支撑和抗灾措施的及时实施。
面对7月下旬我省局部地区发生干旱的严重形势,全省上下紧急动员抗旱减灾,累计投入抗旱资金5.3亿元。能浇一亩是一亩,及时浇灌从“旱魔”口中抢回了808.3万亩庄稼。人工增雨作业起到关键作用,“空降”30亿立方米“及时雨”,使得旱情得到缓解或解除。
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各种惠农政策给农民以巨大支持,很好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辽源市灯塔镇碾山村村民李景江先后承包了50多公顷地,2013年他购买了水稻收获机和玉米收获机,去年又买了稻田旋耕机和水稻插秧机。“总共得到4万多元的农机补贴。”站在大“铁牛”旁边,李景江开心地说:“现在,我脚不沾泥,就能把地里的活干完。”农忙时,村里的村民还抢着雇用他家车。李景江说,去年年底他就收回了购买农机的本钱。
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下,我省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去年全年,我省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亿元,同比增长20%,资金总量位居全国第3位,补贴各类农机具5.9万台件,受益农户4.4万户。
农业科技成为挖掘粮食生产潜力的重要手段,多项重大农业增产技术去年得到更大力度地推广,智慧农业信息化服务不断创新,惠农信息“进村入户”,“科技增粮”成为共识。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去年已覆盖我省13个县市,超过8万农户应用了这项服务。农民在自家田地拨打手机,系统就能自动完成地块定位、自动回复短信,进行施肥指导。仅此一项,全省每年可增产粮食10亿斤以
上,农民节本增效12亿元,每年少投入肥料6万吨。
犹如那振奋人心的号角,2014年改革创新激活“三农”全局。土地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大胆创新,农村改革释放无穷活力。转方式、调结构,农业大省全力奔赴现代农业之路
清歌一曲梁尘起,腰鼓百面春雷发。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省“三农”工作依靠改革创新,开局破题,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均取得了突破,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公主岭南崴子街道长兴村,村民张志山告诉记者:“土地确权对老百姓来说,就是一颗‘定心丸’。确权之后谁家的地到哪,在图纸上就能看出来了。将来土地流转、贷款都可以拿这个作凭证。”
作为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去年我省扩大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共启动919个省级试点村,试点面积达到847.7万亩。土地确权,一下子让农民心中有了底,为今后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抓住确权机遇,我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试点,创新开展农村金融改革,破解“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农民的隐性资产焕发活力。去年农行率先在延边地区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当年发放贷款49笔,共计1649万元。作为我省首创的土地收益保证贷款,去年已经覆盖了43个县(市、区),正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以转方式调结构为重点,我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的经营理念、新的经营主体、新的种养模式,吉林农业“新意”十足。
注册家庭农场一年多时间,四平市铁西区平西乡獾子洞村党支书黄如刚由传统农民变身“农场主人”,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黄如刚的家庭农场除了玉米种植外,还形成了果蔬种植、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服务、农机代销等多种产业。“苹果梨和黏豆包是我家打出的特色品牌。黏豆包产品不仅在四平地区销售,还打进了长春、北京、上海等地的市场。”黄如刚说得很兴奋。
榆树市五棵树镇长新村村民孙国民地种得很“潇洒”。“我把土地‘托管’给了镇里的合作社。种地一手不伸,一年1公顷地还给我1万多元。”孙国民说,地“托管”后他到合作社打工,一年开3个月农机,收入有一两万元。
抚松县万良镇庆升村,全村120余户,80%农户种人参,总面积近20公顷,是万良镇的人参种植大村。村里的种参大户王德春去年毛收入超过40万元。村党支书周扬国说,这几年村民靠种人参、木耳,家庭收入十几万元不成问题,比前些年不知翻了多少倍。
犹如那温暖人心的轻歌,2014年吉林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新农民尽展风采,更添自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五连增”,首超万元,吉林“三农”工作以民为本,正昂扬上进
“三农”工作,以民为本。2014年我省围绕农民增收做足文章。一年来,全省各地在抓好产业增收、政策增收、财产增收和劳务增收同时,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十五连增”,首次超过万元,达到10780元,这让广大农民鼓了腰包、长了精神。
林秀臣是扶余市增盛镇盛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以种植无公害农作物为主。“我们种植的黑花生、黑土豆、黑小米等黑色食品越来越畅销,我寻思在春节前的年货市场上可以再大卖一把。”盛农合作社只有32公顷地、12户农民,如今入社农户的平均年收入都比没入社时提高两倍以上。
说起曾经的日子,镇赉县镇赉镇新立村村民王凯直摇头:“过去村里人住的都是泥土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如今,村里80多户农民都已搬进了白墙红瓦的新房,通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王凯告诉记者:“家里种着2公顷地,孩子外出打工,一年家里的收入七八万元。这样的日子,舒心!”
新立村的变化,正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去年,我省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重点,新农村建设“各美其美”,日新月异。
新农村更需要新农民。
“忙完秋收,农民们也不愿意闲下来。”公主岭市农业广播学校校长王立伟告诉记者,秋收后公主岭市面向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村合作社的骨干已经开展了3次培训,每次培训都吸引当地大量农民来旁听。
农民不再保守,开始求新求变。
不久前,通榆县乌兰花镇东木村种植大户邢波就把自家的向日葵以每个5.5元的价格卖出,共计2067个,进账1.1万余元。葵花论个卖,这是他做了“电商”才实现的梦想。
如今,农民“触网”已成时尚。通榆县葵花、杂粮杂豆、小米等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已占总销量的30%。
农安县新农乡元成功村村农民吕亚玲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她注册了自己的家庭农场,流转了540公顷土地,2015年准备大干一场。她说:“我的快乐就是多种地、多打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