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为科技创新“架桥造船又荡桨”

06.05.2015  16:51

原标题:吉林:为科技创新“架桥造船又荡桨

近日,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诚在长春市高新区超群街的研发基地展室向记者介绍琳琅满目的样品,棕黄色的聚酰亚胺新材料散发着迷人的色彩,“仅纤维类和化工原料类两个系列,聚酰亚胺新材料就可以开发出上万种产品,我们投放市场的已有十几种。”她的底气来自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强大的技术支撑,以及“舟桥机制”让科研成果与现实生产力的有效对接。

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要靠创新驱动,而如何发挥吉林科教优势,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一直是待破解的命题。“舟桥机制”是吉林省科技厅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的创新之举。吉林省科技厅厅长李建华这样解释“舟桥机制”:是为科技成果转化架桥造船又荡桨,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科技资源,以项目为核心,以政策环境为导向,以基地(园区)为载体,以科技平台、中介服务为纽带,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应用转化。

长春高新(000661,股吧)北区是吉林省集成创新综合体,是吉林省优势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创新平台,重点实现产业技术发展研究、主导产业中试与技术转移等十大功能。2014年,吉林省5个国家级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8881.03亿元,同比增长14.56%;工业总产值6625.7亿元,同比增长17.34%。围绕光电子、汽车电子、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吉林省建设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园区)18个,投入经费1.194亿元。2014年,全省共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投入资金500万元。先后建设18家院士工作站,共引进两院院士近40位,起到了“人才库”、“智囊团”、“攻关组”的作用。

吉林省在不同领域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0个,支持省级产学研联盟建设项目120项,投入经费8460万元,共突破各类产业关键技术51项,开发出各类产品100余个。联盟单位共获得授权专利900余项、新品种10余个、新工艺16项、新药生产批号6项、新药临床批号4项。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34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4个。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被科技部认定为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示范工作单位,标志着吉林省逐步实现了从“企业孵化”到“产业孵化”的有效对接。全省孵化器场地总面积达99.76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3400多家,现有在孵企业1625家,累计毕业企业1185家。留学归国人员领创办企业318家,吸引了589名留学归国人员和2600多名科技人才在孵化器中创业。拥有延边大学科技园等7家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308家,毕业企业206家,创造产值4.6亿元。

为有效打通制约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通道,吉林建立起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与纽带,吉林围绕化工新材料、生物资源利用、药物开发等领域启动建设了8个省级中试中心,投入经费6150万元。同时加快推进吉林省科技大市场建设。联合长春市政府和长春产权交易中心,注册资金4400万元。

舟桥机制”在医药产业先行见效,使其在吉林省四大新兴产业中崭露头角。2014年,全省医药健康产业实现经济规模3230.3亿元,近5年连续保持30%左右的增速。医药行业的快速增长,一靠推进新药创制等产业链关键环节自主创新,推进医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加快产业升级。全省累计支持二次开发大品种133个,带动企业投入31.5亿元,2014年实现销售产值231.7亿元。二靠培育大企业和大集聚区,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全省重点建设医药产业示范企业21户,累计扶持企业项目140项,构建起通化国家医药高新区和长春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基地“一区一基地”双核心。三靠优化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交流与合作。2014年,新认定医药健康领域中试中心4个。新组建化学制药、药品检测仪器与制药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联盟总数达9个。(经济日报记者 李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