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吉大2》网络走红 六大校区美食之最盘点

19.12.2014  10:04

舌尖上的吉大2》网络走红 六大校区美食之最

对于大学生来说,食堂是大学中吐槽最多的地方,也是回忆最多的地方。自从今年7月,吉林大学拍摄的纪录片《舌尖上的吉大》在网络间迅速走红,吉大六个校区食堂里的各色美食成了吉大一张新的“名片”。昨日,《舌尖上的吉大2——青春记忆》完成后期制作并进行了首映礼,纪录片里再次凝练了吉林大学的美食文化,定格广大同学“舌尖上的记忆”。

记录 三个故事描绘舌尖记忆

和上一部《舌尖上的吉大》一样,《舌尖上的吉大2》片长仍保持在20分钟,但与第一部从选购食材开始讲述不同,《舌尖上的吉大2》主要是由故事带入美食。纪录片共分了三个故事,分别讲述大二的黎子阳每天早上都会去吉大新食堂做勤工助学岗位,而从黎子阳到达食堂之前,食堂的师傅就已经忙碌了近3个小时,7点一刻,黎子阳所在的食堂里所有的早餐就都已烹饪好。

第二个故事是寻找家乡滋味,讲述化学学院大学生羚菲,开学不久的她和师妹一起在食堂吃饭,为了不让师妹想家,她在食堂里给学妹找到了地道的家乡菜的滋味。

第三个故事是校友怀念,企业家校友李宝林1982年在吉林大学读书,印象里最深的就是熘肉段、熘肝尖,他在影片里说,那时候肉菜非常少,如果第四节课老师稍有拖沓,肉菜可能就打不到了,那时候肉菜是4毛钱一份,尽管这样,他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到母校食堂,点一份熘肉段和一盘花生米,再喝一碗啤酒。

纪录片通过三个小故事穿插,逐一介绍了吉大六个校区食堂同学们最喜爱的美食。片子中,食堂的后厨、排起长队的窗口、特色美食渐次出现。影片放映完,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舌尖上吉大第一部就火了一把,第二部觉得更温暖、感动,看着我们熟悉的一道道美食,好想立刻奔赴食堂去享受这些美食,当然也要更珍惜在大学混迹食堂的时光,以后就吃不到这种滋味了,想想都觉得会无比怀念。”来自汽车学院大二的张同学说。

花絮 拍摄试吃过程胖8斤

作为《舌尖上吉大2 一青春记忆》的主创,东北亚研究院读博一的张天译同学所带领的团队有10多个人,他本硕博都在吉林大学就读,目前也在校团委做学生兼职的老师,这已经是他在吉大的第8个年头。“虽然我不是吃货,但对于吉大的美食如数家珍,我甚至熟悉到哪个窗口大娘的二两饭会打得更多。”张天译说,纪录片中的美食都是通过公共平台由吉大的同学们评选出来的,当时一共拍摄了38种美食,最后在影片中只保留了10个。

关于这部《舌尖上的吉大2》,张天译和大家分享了一些数字,他说,从今年6月筹备拍摄这部片子开始,累计177天,一共拍摄了2118个镜头场景,累计300小时共255个G素材,做了调查及征集问卷3000多份,遴选30多道菜品,同时邀请了83名食堂师傅,276名群众演员参与拍摄。

拍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好玩的事吗?当记者这样问时,张天译说,“前期很有意思,但后期很辛苦,因为在评选和拍摄过程中都要对菜品进行试吃,每天都要试吃十多道菜,这样持续了一周多,我们有一个摄像师胖了8斤,但是片子拍完进入后期剪辑阶段,工作量太大,这位摄像师一下子又瘦了10斤。”

揭秘 食堂厨师每年去高校进修

“你们所看见片子里的很多镜头都是我们凌晨三四点钟的校园,包括很多延时的镜头,都是我们拍摄的同学在同一个地方,蹲上五六个小时的素材才能换成现在片子中的十几秒的内容。”张天译说,“因为我的一些过于苛刻的要求,剪辑师和摄影师12次想合伙胖揍我一顿,但在筹划拍摄这部纪录片深入挖掘故事时,我们发现对大学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吉大校园食堂,融汇了各地的美食,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大漠,在吉大校园里有时只一个食堂的距离。“和大家一样,我在这几年里也时不时地吐槽我们的食堂和饭菜。虽然我们学校没有油炸芒果、西瓜炒葡萄这些黑暗料理。”张天译说,“但是我们的米饭目前仍是1两两毛,全省最便宜,是惟一没有涨价的学校。为吉大食堂送油的王师傅每次都要亲自跑到四平粮油厂,从下午2点出发,一直到晚上11点把各个校区的油备足,每周至少要这样跑三次,只为让我们吃上放心油。”

除此之外,每年吉大会派厨师去全国各地的高校食堂学习,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要把地方菜的味道植入吉大的味觉系统,让外出求学的孩子们体会到家的温馨,回味舌尖上的家乡味道。

应对 新食堂外来人员就餐多交15%

吉大食堂里的美食出名,那么价格怎么样?从吉大毕业后留校工作已两年的小吴告诉记者,按照现在的菜价,每位学生的伙食费比自己读大学时会增加一些。他算了一笔账,刚进大学时,一荤一素加饭约五六元钱,随着物价上涨,菜价一点点往上提,现在一顿饭吃同样的菜要10元左右。

昨日,记者在吉大中心校区新食堂体验吉大食堂美食,除了味道名副其实,价格也很公道,早餐4元钱一屉小笼包,还配送一碗粥和咸菜,米饭两毛一两,算下来,一顿午餐一份米饭加两个菜,一般都在八九元钱。一般男生在食堂10元钱就能吃饱。

因为大学里饭菜干净、便宜, 所以也吸引来不少“蹭饭族”,这个现象在吉大也有。“学校食堂带有一些公益性质,就餐费用便宜,这也是学生的福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说,“外来人来高校食堂吃饭,其实也可以说是侵占了学生的福利。”

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也想过采取措施,一律实行刷卡,不接受现金。外来人没有饭卡只能先去收款窗口打小票。昨日,记者在吉大中心校区新食堂看到,最近,吉大食堂又实行了新政策,外来人员就餐在原优惠价格基础上加收15%,以此应对校外“蹭饭族”。

六大校区美食之最

酱香饼:南岭校区食堂的招牌。将酱料涂在松软的面饼上,经过恰到好处的烘烤,酱的醇厚、鲜美发挥到极致,热腾腾的酱香饼酥脆、酱香浓郁。做饼的师傅们都是地道的山西人,与面食打了一辈子交道,酱料的熬制、火候的掌控,驾轻就熟。

拉面:和平的美食。醒面的时间、水的温度,每个细节都藏在师傅看似简单的动作里。对于学生们来说,吃面不仅是味觉的享受,还有送面师傅热情洋溢的笑容,在每天朦朦的早晨驱走了早起的倦意。

麻辣香锅:川菜讲究麻辣鲜香,南湖校区的麻辣香锅把川菜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多种香料熬成的辣汁保持了食材的鲜嫩,辣而不燥。

新疆大盘鸡:是朝阳校区的响当当的招牌。大块的鸡肉,爽滑麻辣,土豆绵软,入口醇厚香浓。

鱼香肉丝:吉林大学新民校区的食堂无疑最符合医科学生对事物的理想理念——美味健康,鱼香肉丝无疑是其中翘楚。让你在美味中补充每天所需的维生素A、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创新哥”的蒜蓉粉丝蒸河虾:“创新哥”是中心校区食堂的大厨张治军,蒜蓉粉丝蒸河虾是他的独家创意,也是不少同学津津乐道的佳肴,他在广东卫视战胜五星级大厨,一直有多家饭店想“挖角”,但他选择继续留在学校为同学们奉上自己的“创新菜”。(记者 郭美佳/报道 李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