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的“钱”景
虽说今年年头稍旱,玉米或多或少有些减产,但蛟河市松江镇永兴村的农民徐长富却很淡定。因为今年初,他加入了镇里的海涛玉米专业合作社,由于种植了均产抗风险的品种,加上通过合作社买农资省了些钱,老徐心里默默盘算着咋地也不会损失太多。
这听起来好像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合作社,老徐也早就听说过,看到村里不少人都加入了,老徐也想试一试,没想到这一试,试出了“大便宜”。
开春时,在选择品种时,老徐犯了难:年头不知道啥样,不知种啥品种最保准?合作社理事长冯立民、于海涛领着社员们出去转了一圈,还特地到公主岭市“考察”了一番,经过反复商量比较,最终大多数社员都选择了“先翼335”这个品种。
品种赶上了“形势”,种植期间,合作社也出了不少力:村民张学力家玉米地生了玉米螟虫,合作社立马与镇里的农业站取得联系,农业站在第一时间就给村民们挨家挨户发放了赤眼峰,用来防治玉米螟虫。因为合作社吸收的社员多,种植规模大,镇里农业站隔三岔五来地里“帮忙”。
秋收时,没有农机的农户们也借了合作社的光:社员们收完自家地后,把五六台大型农机拿出来优先供同社社员使用,只需支付少量成本费用就可以。因为大伙儿都能轮流使用农机,合作社社员们比往年收地快了许多。
更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还为不少农户解决了储粮问题。收秋后的一段日子,每到中午,村民们就忙着把一车一车的粮食运往村里的公共储粮点。这个储粮点虽是理事长冯立民个人的,但是无偿提供给村民使用,总储量700余吨的粮囤让没地儿放粮的村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这两天,冯立民也没在家,因为他正忙着在外面跑销路。他去了沈阳、佳木斯等地,与国储粮库、加工厂和一些粮食收购商取得了联系。用冯立民的话说:“多跑一家是一家,到时候谁给的价最高,我们就卖给谁。”无疑,这又给老百姓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目前,海涛玉米专业合作社已经吸纳了全村103名社员入户。不少农民都盼着明年也能入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