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可以“靠脸”吃饭 桂林为何还要搞工业?
桂林漓江沿岸(何川/摄)
“桂林该不该搞工业?桂林山水甲天下已经成为一代中国人的普遍认知,为什么还要重振工业雄风?这是很多人的疑惑。”日前,在桂林经济开发区一楼会议室内,桂林副市长、桂林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樊新鸿对“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媒体团记者说,桂林应该发展工业,以前害怕说出来,现在要勇于发声。
樊新鸿认为,只有工业发展好了,才能更好的保护桂林山水。“首先,桂林重走工业化之路,遵从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建设现代化社会需要工业的发展和支撑,只有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改变了,才会保证不会再出现渔猎、砍树等破坏生态的行为。”樊新鸿说:“其次,发展绿色工业和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不仅不矛盾,二者还相辅相成。在漓江流域外发展工业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疏解漓江人口,缓解漓江的生态压力,真正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大家都知道,但是桂林的工业也曾辉煌过的。”樊新鸿接着介绍了桂林的工业发展史。
据介绍,在桂林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三次工业大发展的高潮。第一次高潮是在民国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北方大量企业迁入大后方桂林,这成为桂林工业化的起点;第二次高潮始于1964年的“三线建设”时期。“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桂林南药、桂林量具厂等一批企业迁入桂林,国家还在桂林布局了电科所、激光研究所、曙光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桂林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并创造了第一次辉煌;改革开放后,桂林工业迎来第三次发展高潮,燕京漓泉、桂林三金、福达等一批企业快速崛起,为桂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现在,桂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重振工业雄风战略,桂林工业将迎来史上第四次大发展高潮。”樊新鸿说。
长期以来,受自然风貌和城市发展历史的影响,整个桂林城沿漓江呈梭状发展,这种沿江发展的城市格局使城市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漓江已经不堪重荷,要重振工业雄风,开辟一个工业发展新战场显得尤其重要。
樊新鸿说:“桂林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应该远离漓江流域。柳江上游的这一片空地就成为我们的最佳选择。桂林经开区远离漓江,地域广阔,可以缓解主城区发展空间不足的难题;毗邻桂梧高速、桂海高速、桂三高速、湘桂铁路和桂林空港经济区,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产业优势日益凸显,发展潜力巨大。”
桂林经开区汽车零部件加工厂房(何川/摄)
2016年3月25日,桂林经开区正式挂牌成立,规划面积为142.7平方公里,涉及永福、临桂2县区4镇。根据规划,桂林经开区将打造集工作、生活、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新城,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示范区。
走进桂林经开区,记者一行首先来到了比亚迪汽车零部件生产车间。樊新鸿介绍,2016年经开区筹建伊始,华为、中兴、浪潮等重量级企业首先签约入驻,实现了“开门红”。目前,2018年1月至9月,桂林经开区已经有741家企业登记注册,共计完成了工业产值136.6亿元。
展望未来,樊新鸿说:“桂林经开区正在积极申请成为国家级开发区,作为桂林重振工业雄风的主战场。我们将努力成为中国最绿色、最高效、最美丽的经开区,吸引世界一流的企业前来。共同把桂林建设得更美丽。”